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三章 招工

銷售這事不是目前的雲中郡能兼顧同時也沒必要兼顧。

蒙良的作用是開啟銷路設定售點而不是兼顧銷售。

否則,今天是雁門郡,明天是太原郡,後天是邯鄲郡……銷售點越來越多,蒙良要幾個分身才能顧得過來?

對此沈兵有兩個選擇

一是直接從雲中郡派出人去設定零售點。

二是在當地找人作零售點。

前者雖然可以把利潤全部吞下但顯然不太現實。

因為這其中涉及到人文、地段、關係、管理等方方面面。

中原這麼大,此時連文字、錢幣、甚至語言都沒統一,從雲中郡派人到各處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經營就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會成級數的提高運營成本。

反而是後者簡單易行。

雲中郡什麼都不需要考慮,只需要考慮生產和運輸,其它的就交給當地商人去運作就可以了。

如果說有什麼損失的話,就是分一小部份利潤出去。

但這利潤與前者自己設定銷售點所產生的費用和風險相比卻不值一提。

甚至沈兵還可以調動當地市場的競爭關係。

比如在雁門郡並不是把布給陳湧一家,而是同時給幾家。

於是陳湧就無法任意將布價抬高擾亂市場。

而蒙良的任務除了開啟銷路之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就是挖掘人才……

正如之前所言,古時工人的地位不高且生活不穩定,且因為人多地少的原因還有大批的工人遊離在社會中。

這對雲中郡而言是好事,因為雲中郡需要人,尤其需要大批手藝嫻熟的工人。

農民是挖不動的,原因主要是農民被土地捆綁在當地無法離開。

工人則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如果說有什麼讓他們走不開的那就是有家人需要照顧。

但沈兵給的工錢也就是每天二十錢卻可以輕鬆養活十口之家,於是舉家遷往雲中郡都不成問題。

於是還猶豫什麼呢?

工人在雲中郡受重視社會地位高,工作甚至比農民還穩定,更重要的是還能賺錢養活家人……所以沒有多考慮,當然遷往雲中郡。

這差不多就是到各地招工。

當地官員更重視農民而不是工人,甚至招工還帶走了一批社會上沒有工作無所事事的閒雜人等減少了安全隱患使其更好管理,於是也就不反對。

因此在布匹不斷銷往各郡的同時,人口也在往雲中郡流動,且大多都是雲中郡急需的工人。

這些工人很容易分配,就以他們的手藝各施所長。

建房的工人就安排去建築,製作鐵器的就去鐵器作坊,另外還有冶鐵鍊銅的、民間制劍的、木藝石匠等等。

這些人在沈兵眼裡那都是妥妥的人才,沈兵有些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處“社會地位不高”的階層中備受鄙視。

此時的雲中郡是百廢待興,將來還會開疆拓土,再加上還要進一步工業化……這些有著各種技藝的工人就是中流砥柱。

這樣前後月餘,雲中郡共收攏了五萬餘名百姓。

五萬人不算多,比如雁門郡就有七萬餘戶二十九萬人口……平均每戶四人。

秦時出於徵稅需要強制成年人分家,所以每戶人口不會太多。

雲中郡這五萬人口只是剛起步,尤其其中許多人還是處於“散戶”狀態……所謂的“散戶”指的是雖然人在雲中郡,但只是為了生活,其戶籍還在原地,徵兵、服遙役等都得回原籍。

到此務工的工人和遊民大多屬於“散戶”狀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