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三章 騷擾

有句話叫“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沈兵這就是用自己作為誘餌以牽出匈奴的主力。

否則以匈奴類似遊擊作戰也就是隨時“化整為零又化零為整”的戰術,想要重創匈奴幾乎不可能。

便是漢武帝也要派出大軍在大漠中四處尋找匈奴主力卻往往無功而返。

此時可以讓匈奴自投羅網又為何不用?

初時匈奴的騷擾性進攻還比較少。

這很聰明,因為他們知道當秦軍距離雲中郡較近時騷擾性進攻沒有多大意義。

比如秦軍主力行軍一天前進五十里,此時即便將秦軍弩箭消耗光,秦軍也很容易從雲中郡得到補充。

第二天前進一百里補給就難些,越往前補給就越困難,匈奴的進攻也就是跟著這節奏逐漸增加。

有時就連沈兵都覺得匈奴這種騷擾性進攻很高明,他們總是兩百騎或是三百騎一隊從各方向朝秦軍配合著進攻,這隊攻罷那隊又上來,一波接著一波讓秦軍疲於應對。

之所以一隊兩、三百騎,是因為這人數既不會太密集火力也不致太弱。

若是太密集,秦軍步卒一片弩箭過來就會讓他們死傷慘重。

若火力太弱,秦軍則完全可以不加理會只以盾牌遮擋甚至用優勢騎軍反擊。

兩、三百騎就恰到好處,且匈奴騎隊總是十分精準的遊走在秦軍弩箭的射程邊緣,一旦現秦軍被“挑逗”得不顧一切的以弩箭反擊,他們就會迅撤至射程以外。

有時沈兵都很奇怪匈奴騎軍為什麼能時刻掌握著敵我距離。

初時沈兵還道這是經驗,王賁的解釋讓沈兵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王賁說

“那是因為匈奴知道自己弓箭的射距!”

沈兵恍然大悟。

匈奴人甚至都不知道“步”、“裡”這些長度單位,也不知道數學是什麼,據說他們連紀年都不會,只是看著草一枯一綠就是一年了。

近乎原始的他們自然不會有什麼測距方法。

但最簡單的測距就是手中的弓箭,且每個人都測得很準,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能射多遠。

只需要知道這距離,就大概能推算出秦軍強弩的射程,進而就能準確的遊走在其射程邊緣。

秦軍對匈奴的這種進攻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因為他們總是迅衝進強弩射程內射出幾枝箭之後又飛快的退了出去,秦弩射程雖遠且也經過沈兵改良能邊行軍邊作戰,但還是很難準確殺傷匈奴……就算有時能把握其路線,卻也因為一隊人數不多較為分散而沒多大戰果。

於是弩箭就一車車的減少。

另一方面,匈奴還在主力之後不斷突襲補給隊,這使沈兵不得不分兵去保護……

當然,這是沈兵裝出來的。

甚至為了讓匈奴信服,沈兵還時不時的犧牲幾隊補給。

對此扶蘇有些不滿,他皺眉向沈兵抗議道

“將軍,浪費些補給也就罷了。”

“可運送補給的那些勞役……他們卻是我大秦子民且為我軍作戰。”

“我等如何能讓他們冤死於匈奴之手?”

沈兵回答

“我軍方略便是儲存實力以待匈奴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