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章 沙州

壞訊息一個接一個從肅州傳來。

第一個訊息是月氏以議和為名將秦軍使節騙往月氏之後截殺。

這時沈兵就感到事情不妙了。

這並不是說月氏或匈奴稀罕殺這五十七人的使節團。

而是月氏表明態度站在匈奴一邊並給匈奴下的投名狀……口說無憑,將秦軍使節團殺了也就是向全天下表明月氏與秦國翻臉,於是可以讓匈奴放心。

第二個壞訊息,就是月氏大封鎖河西走廊並全國範圍內搜捕秦國商人及要來投秦的西域少民。

這才是真正讓沈兵頭疼的。

此時月氏的位置在沙州也就是現代的敦煌一帶。

這地方不僅是河西走廊的出口同時也是前往西域的重要基地。

說是出口,是因為所謂的河西走廊就是北為合黎山南為祁連山,中間夾著的一條帶狀平原地帶。

這條帶狀平原地帶不僅地勢平坦且中部還有許多由祁連山雪水融化而形成的河流綠洲,這些綠洲可以成為天然的補給點。

說是前往西域的重要基地,則是敦煌此地四周要麼是山地戈壁要麼就是沙漠,方圓數百里就那一塊綠洲,前往西域若不在補充食物淡水便很難到達西域。

於是此地一旦與秦軍交惡,中原通往西域的路就可以說被切斷了。

中原的路一斷,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絲綢之路。

一想到這沈兵就緊皺眉頭,他沒想到原本一路向好的局勢突然就這樣急轉直下。

原本大家都以為月氏是匈奴的敵人,所以秦國與月氏結盟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哪想月氏不僅沒跟秦國結盟反而與匈奴結盟。

看來沈兵還是低估了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力。

為此沈兵專程趕回五原召開了一次會議。

此時的五原在雲畋的和楊端和的共同的治理下已有些樣子從昌平君那的吞絲已一批批運達,綢緞一匹匹從紡織工廠製出,甚至就連商隊都已經組建完畢……

這商隊是由大小數十個組織組成的,僅僅只是運綢緞的馬車就有千餘駕。

之所以要數十個組織結成一個商隊,是因為許多小的組織甚至還有百姓個人加入的組織的沒有經商經驗。

這些個人組織在途中很容易因為地形不熟迷路或是食物、水源不足等問題出狀況,尤其還會被流匪劫掠。

因此將其全部結為一隊,統一請幾個熟悉地形的嚮導,沈兵再專為這支商隊派一支兩百人的騎軍護商……就會將風險降到最低。

可現在卻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因為月氏的倒戈而使整個計劃陷於停滯。

一眾將士自是對憤恨不平對月氏一片罵聲

“這月氏王好生無禮,便是兩國交戰也不斬來使,這廝卻誘我議和再殺使節!”

“月氏原本便是蠻夷,又如何懂得這些禮數?”

“待我等兵北上,將那月氏王擒來問罪便了!”

……

楊端和比較沉穩,他在眾人的一片喊打喊殺聲中對沈兵拱手道

“大將軍,屬下以為此事應從長計議。”

“先是敵我兵力懸殊,月氏據聞有兵七萬,現今又與匈奴結盟,再加十萬,便是二十萬兵。”

“而我軍在肅州不過三萬,又如何能攻伐月氏?”

王賁反對道

“月氏若是有兵七萬,又如何會被匈奴萬餘兵力驅趕至沙州?”

“若匈奴能以萬餘兵力戰而勝之,我軍三萬兵力又豈能不勝?”

王賁這推理雖是沒問題,但沈兵卻覺得形勢不能這樣簡單的對比。

匈奴之所以在河西一帶能以一萬餘兵力將月氏勢力驅逐出河西走廊,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匈奴對月氏兩面夾擊使月氏兩頭無法兼顧。

另一方面……

楊端和嘆了口氣朝王賁拱了拱手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