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二章 炒麵

這是一種臨時抱佛腳式的訓練。

這沒辦法,因為肅州那邊等不了……肅州只有兩個月的糧草,等沈兵這邊山地軍訓練妥當了,肅州的糧草也差不多完了。

不過沈兵也不需要將他們訓練得太完美,實際上往利軍與神武軍混編已足夠完成穿越山地的任務。

往利軍的優點是山地行軍能力及生存能力,缺點是組織性、紀律性及戰鬥力欠缺。

神武軍幾乎與往利軍是相反的,其優點就是往利軍的缺點,缺點則是往利軍的優點。

於是兩軍就能完美的互補。

沈兵不需要往利軍有多好的組織性、紀律性,也不需要它有多強的戰鬥力。

至少目前是這樣。

沈兵要的只是往利軍能在他們熟悉的山地中將神武軍帶出去,或者幫助神武軍生存、提高其穿過山地的度。

接下來作戰的事,就交給神武軍了。

因此沈兵問往利清

“往利兵一千人,神武軍兩千人,一個帶兩個,能否穿過祁連山?”

往利清反問了聲

“祁連山?”

沈兵朝身後的祁連山揚了揚頭,然後往利清就明白了。

“雪山!”往利清說“我們稱它為雪山!”

沈兵猜這是因為祁連山山峰上長年積雪的原因。

往利清就接著問

“大將軍想要我等穿過何處?”

沈兵翻開地圖在其上劃了一條路線,問

“若是這麼走,卻需幾日?”

往利清看了看,就搖頭說道

“我等無法穿過。”

沈兵心下一驚,問

“為何?”

往利清回答

“此處山高路險,我等只能憑藉索箭攀巖。”

沈兵說

“那為何又說無法透過?”

沈兵的想法是往利軍原本就擅長山地攀巖,現在又裝備有索箭,於是原則上就可以穿過任何山區。

他們要是能穿過任何山區,那隻要放下繩索或繩梯,神武軍不是一樣也能透過?

往利清解釋道

“若是隻能攀巖透過,則馬匹及羊群必定無法透過。”

“若馬匹羊群無法透過,那麼我等只能隨身攜帶補給。”

“且除補給外又要攜帶裝備,神武軍還要披掛盔甲,此外還要帶攀爬裝備、造飯器皿……”

“如此一來,能在山區行軍四日左右已是極限。”

“而這段山路至少需要六日。”

往利清這麼一說沈兵就明白了。

這的確是個難點,而且還不是多帶補給就能解決的問題。

因為多帶補給就意味著無法翻山越嶺或者減緩度,而減緩度又意味著需要更多補給,於是一環扣一環而補給的重量就無限往上加……

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減少裝備的重量而多帶糧食,比如不帶盔甲、少帶箭矢。

但這麼做卻沒有多大意義。

一方面是神武軍裝備的藤甲本身並不重。

另一方面則是神武軍若是將裝備減弱到這程度也就意味著其戰鬥力會成級數下降……藤甲可以說是對付遊牧民族的神器,遊牧民族大多是玩弓箭的,射得又快又準,而藤甲卻是“專業擋弓箭”。

如果不帶藤甲,沈兵不確定這兩千神武軍還能起多少作用。

想了想,沈兵就問了聲

“若是將四日的食物節縮至六日……”

往利清搖了搖頭否定了沈兵的想法

“這四日已是以往利氏攜帶乾糧的重量計。”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