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章 試射

沈兵一揮手,秦軍就按制定好的計劃上前將樓蘭城包圍了。

秦軍的兵力分配是這樣的東面也就是正面四千人外,其餘每面都是兩千人。

北、西、南三面佈置兩千人不是為了攻城,而是為了防止敵人逃脫。

要做到這點很簡單,秦軍只需要在兩百步外布好陣形前方設下拒馬槍再佈下長槍兵,以防敵軍騎兵衝陣,後方一排排的全是強弩兵,一張張弩箭高舉著對準著城門。

樓蘭城不大,一面城牆只有三百多米也就是兩百餘步。

這麼小的城牆每面當然就只有一個城門。

而且這城門還不大……這或是由樓蘭人口不多或建造工藝不達決定。

因此以兩千秦弩封鎖城門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至於正面,那就不用說了。

一千火炮兵在中間,兩千步卒分列兩側,剺帶領著一千蒲類軍則在後方策應。

駐守樓蘭城的匈奴是個額斯維的萬夫長。

正如沈兵所猜,他曾打過五原之戰與沈兵交過手。

不過他當時不在城內,而是與冒頓單于一起圍攻沈兵一部。

在五原之戰前,額斯維一直以為中原人駐城而守是一種貪生怕死的表現……大多匈奴人都是這麼想的,且還認為城池沒用,因為它只能保護城內的百姓。

至於城外,秦軍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匈奴燒殺劫掠而無可奈何。

然而五原一戰後,額斯維就對城池的想法有所改觀了。

因為額斯維難以想像,秦軍如何能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反敗為勝。

思來想去,額斯維認為就只有一個原因秦人知道攻城和守城的方法而匈奴不知道。

五原戰敗後果慘重,匈奴因此不得不撤出整個河西。

於是額斯維才認識到城池的重要性。

西域的情況可以說是介於草原和中原之間。

說是介於兩者之間,是因為西域既不像中原那樣到處是山是河,佔領某個重要城池就能封鎖一整片地區,又不像草原那樣城池封鎖不住任何地區。

究其原因,是西域沙漠地區的交通雖然像草原一樣也是四通八達,但是缺水。

而城池往往就是建在有水的綠洲。

因此想佔據水源就必須長期佔領某處而不能像在草原裡一樣隨打隨跑在哪都能生存。

於是,匈奴要想進軍中原或西域就必須學習守城攻城戰術。

額斯維就是其中之一。

樓蘭一戰他自認有十足的把握。

這一是因為城外沒有可以製作攻城器械的樹木,這些樹木早就被匈奴給砍光了。

二是因為城外沒有水源。

三是因為匈奴援軍將在兩天內趕至。

換而言之,就是秦軍必須在兩天內拿下樓蘭。

然而……

額斯維站在城頭往後看了看城內堆積如山的投石機,那是他這段時間動員了所有勞力包括樓蘭百姓轉為奴隸制作的。

額斯維幾乎可以想像起進攻的樣子

兩百步時投石機石彈成片成片射出去將秦軍砸傷。

一百步時匈奴手中的弓箭就能揮作用。

到城牆腳下……那就是讓秦軍嚐嚐他們自己的“震天雷”的厲害的時候了。

而秦軍連木梯都沒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