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章 心理壓力

燻狁沒有迴避。

這並不是說他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狀況。

實際上,當西域騎兵一退燻狁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了。

因為燻狁是在西域騎兵前進路線上設了個半包圍圈……也就是北、東、南各佈設了一萬人。

燻狁的計劃是,先用這三萬人將踏入半包圍的三萬西域騎兵纏住,然後主力再圍上來以優勢兵力一戰而勝。

這是匈奴常用的戰術,由於匈奴戰馬習慣了草原的環境於是會比西域騎兵快一些,燻狁相信要將目標纏住並不困難。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燻狁吃驚的現西域騎兵竟然比匈奴騎兵還快,他們在意識到踏入匈奴包圍圈之後,居然能在匈奴完成合圍之前就從空隙衝了出去,只留下匈奴一干人在後頭緊緊追趕卻怎麼也追不上。

燻狁心下覺得奇怪,什麼時候西域騎兵已有如此騎術了?

燻狁又哪裡知道,這是因為西域騎兵已裝備了各種馬具的原因,其中尤是馬蹄鐵,對馬匹在草原中柔軟的土地上奔跑幫助很大。

但像馬蹄鐵、馬鐙之類並不明顯,匈奴騎軍遠遠的看著西域騎軍一時沒能現問題所在。

擺在燻狁面前的問題,就是追還是不追。

追吧,就有可能進入秦軍三路騎軍的包圍中。

不追吧,又如何能阻止秦軍直奔龍城?

所以燻狁其實沒有選擇,只能追。

更何況燻狁還考慮到一點

秦軍之利在於步卒,那又是火炮又是“索箭”的,使匈奴騎軍很難施展。

而秦騎卻戰力平平,若說有什麼威脅的話,那便是可以射“震天雷”的戰車。

不過據說秦軍已將神武軍拆分,那戰車卻配給了步卒。

如此一來,便是騎兵對騎兵。

不說匈奴騎軍兵力更多,此處還是匈奴長於作戰的草原,同時秦騎成份又十分複雜……西域三十六國、月氏再加上秦軍,指揮協同上能順暢麼?

這麼一想,燻狁就決定將計就計,乾脆與秦騎大戰一場。

若是騎軍能勝了秦軍,那剩下的步卒便不足為慮了。

於是燻狁不只沒有收兵,反而將部隊盡數調來跟著西域軍一路南下。

沈兵和剺領著一萬八千餘騎一路緊趕,在第三天時總算是找到了匈奴主力。

是時王賁和李箋正各率兩路騎軍與匈奴大軍追迷藏,簡單的說就是騎兵對付步兵時常用的“放風箏”戰術匈奴想上前決戰時秦騎就逃,匈奴收兵時秦騎又貼了上來。

這種戰術原本在騎軍與騎軍之間是無法使用的,尤其對以騎射見長的匈奴騎兵。

然而,當西域及月氏騎兵已裝備上了馬具也釘上馬蹄鐵之後就不一樣了……度更快的秦騎可以輕鬆的調動匈奴騎軍而匈奴卻無可奈何。

這就是度的優勢,且只是其優勢之一。

就像近代空戰時度永遠是最關鍵的指標……空戰中若度比不上敵機或差距太大,就連跟著敵機都辦不到,更談不上開火,直到空空導彈的出現改變了空戰模式,度的地位才略有下降。

沈兵趕到戰場也不著急,他在幾里外就讓部隊停下休整。

急的倒是無憂公主,她不解的問著沈兵

“大將軍,我等一路緊趕豈不就是為了前來增援西域軍?”

“為何趕到了卻要紮營休息?”

沈兵回答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