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七章 勸降

燻狁的處境並不難猜。

沈兵從匈奴俘虜那瞭解到右賢王與冒頓單于不和,之後又有遊騎探得右賢王在燕然山一帶收攏殘兵……右賢王所處的位置是在秦軍後方,在秦軍的補給線上十分敏感,所以沈兵的遊騎一直都在注意其動向。

沈兵原以為右賢王會與冒頓單于會師,但他卻沒有。

同時也沒有與冒頓單于夾擊秦軍的打算。

此時更現他沒有隨冒頓單于一同北上……

這就有些奇怪了,右賢王一部就好似被人拋棄一般。

其實右賢王並未被拋棄。

事實上,冒頓單于還派人到右賢王那好言相勸。

說的是什麼話就不用說了,無非就是說右賢王此戰之敗非指揮之過,而是秦軍裝備了馬具。

甚至冒頓還自我反省,說是因為他情報工作沒有作好才讓右賢王及其部下身陷險地。

接著冒頓又說,他已決定揮師北上轉戰西北,望右賢王能助其一臂之力。

話說到這份上了,也算是給足了燻狁面子。

但燻狁卻左想右想都覺得不對。

不是因為其它,而是因為燻狁自己確實有了反叛之心。

那與秦一戰雖說是情有可原,此罪可饒,但有了反叛之心那卻是再明顯不過,冒頓單于又如何能饒了他?

是以燻狁心下明白,冒頓單于此舉不過是為了他手裡的數萬兵馬而已。

此時若是上當隨冒頓一同北上,那麼用不了多久,冒頓便會奪了他的兵權。

到時他燻狁還不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一念至此,燻狁當然不敢輕信冒頓之言,二話不說就把冒頓派來的使者給砍了。

之所以要把使者給砍了,一是堅定自己的決心迫自己不要心存妄想,二是堅定部下的決心。

此時燻狁的一干部下聽了使者的話大多心動,於是都想著重回冒頓置下。

燻狁勸著部下

“冒頓又豈是易與之輩?”

“當年頭曼單于稍有害他之意便為其所弒。”

“今趟你我皆有反意,冒頓又豈能容下我等?”

“若是重回其置下,必會被其奪了兵權再處以極刑洩恨!”

“你等若是不信,便帶兵去投了冒頓吧!把罪責盡數推到我身上也未嘗不可,看冒頓是否會饒了你們!”

部下想了想覺得燻狁說的也有道理。

冒頓或許不愛女人,或許不貪財,但卻是要有絕對的權力。

他不會容許一點不穩定的因素在身邊。

右賢王以及他們這些有過反叛之心的人就是不穩定的因素。

於是,與其把性命交到冒頓手裡戰戰兢兢的過日子,何不自己作主?

然而……

接著就有人問道

“此時天下不是匈奴便是秦國。”

“我等既叛了匈奴又與秦國為敵……又何處可以立足?”

這話立時就把所有人給問住了。

過了好久,燻狁才說道

“若是要活命,便只能降了秦國。”

部下馬上就反對道

“可是右賢王,秦國與匈奴乃世仇,我等常年入侵中原燒殺劫掠遭秦軍所恨,雙方作戰甚至不留戰俘,秦軍又豈能容我?”

燻狁只反問了一聲

“還記得革庾否?”

“那沈兵即能容得下革庾,為何又容不下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