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五章 藍氏

沈兵一行用了二十餘天趕到大宛。

實際上此時還沒到達大宛,沈兵在距大宛三十餘里時下令紮營。

王賁有些好奇,問道

“大將軍,此時才剛過午時,而我等距大宛不過三十餘里,何不趕到目的地再紮營?”

沈兵回答

“你可瞭解大宛?”

王賁搖了搖頭

“屬下只聽聞大宛有六萬兵。”

“敵軍六萬而我軍五萬餘,又何必怕了他們!”

沈兵又問

“你還記得我等攻樓蘭之險麼?”

王賁回道

“當然記得。”

沈兵問

“那為何樓蘭一小國,卻讓我等進退失據,險些無法在西域立足?”

王賁回答

“皆因沙洲距西域路途遙遠且飲水不足。”

沈兵點了點頭就沒再說話了。

接著王賁突然就明白了

“大將軍英明,今趟我軍遠征大宛便有若遠征西域一般。”

“且大宛附近也同樣缺水,我等應先攻佔一地以立足。”

沈兵點了點頭。

中亞這片地區的問題就鹽鹼化嚴重,許多地方雖有湖但卻是不可飲用的鹹水湖。

因此大軍急需奪得一地作為前進基地而不是急著與強大的大宛開戰。

李廣利第一次進攻之所以失敗就是這原因。

第二次李廣利就聰明瞭,先佔了一處水源養了大批的牛羊然後再進攻,據說有牛羊十萬頭馬三萬匹,還有驢和駱駝等數以萬計。

在這基礎之上圍攻大宛四十餘日才算打了下來。

沈兵既然知道這些,而且有之前樓蘭的經驗當然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缺水的地方先就是要找個地方立足。

但看了看地圖,王賁就皺眉說道

“可是,我等該取哪裡才好?”

“有水源之地大多都有百姓或它國佔著,我等總不能師出無名一來便滅了幾國吧!”

這的確是個問題。

這一帶的國家不多,比如烏孫、康居等,但其實力卻比西域三十六國要強得多。

這其中尤其是安息。

“安息”一詞是中原知道此國時取的國名,羅馬則稱其為“帕堤亞”,也就是將來打得克拉蘇羅馬大軍大敗並讓克拉蘇命喪於此的帝國。

所以,若沈兵帶來的這五萬人馬不分青紅皂白上來隨便撿一個就打,很可能會成為各國的共同威脅於是會逼著這些國家形成聯盟將沈兵趕出去。

但沈兵心下卻早有主意。

他指著大宛西南的藍氏城道

“我等可取此國立足。”

王賁大驚,道

“師出何名?”

“大將軍為何取藍氏?”

沈兵回答

“還記得你攻破沙洲一戰否?”

王賁回答

“自然記得,那一仗月氏王身死,我等解了被匈奴月氏夾擊之困。”

沈兵繼續說道

“那一仗,卻有數千月氏潰兵帶著大批牛羊西逃,你道他們逃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