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三章 騎戰

血肉橫飛慘叫四起。

塞琉西騎兵第一時間就遭到蒲類軍重騎的毀滅性打擊。

應該說塞琉西騎兵的數量雖少但素質還是不錯的。

其原因是塞琉西帝國保持著亞歷山大時期的傳統,由貴族子弟任騎兵。

這與遊牧民族大不相同。

究其原因,是歐洲養馬成本較高、練習騎戰難度較大,普通百姓沒有學習騎馬並以騎兵形式作戰的條件。

而遊牧民族平時的生活就是騎馬放牧,普通百姓都是無馬不歡,於是騎兵就成為標配。

由於塞琉西騎兵多為貴族子弟,所以自小受教育並進行嚴格統一的騎戰訓練,於是作戰素質自然是可圈可點。

這有些像秦國的騎軍……秦國的騎軍雖然不全是貴族子弟,但因為養馬成本較高於是騎兵都是從步兵中優選出來的精銳。

若不比遊牧民族擅長的騎射,秦騎、塞琉西騎只怕不比遊牧民族差。

問題就在於,此時的蒲類軍重騎用的不只是騎術高的遊牧民族,還結合了秦國的重甲和兵器……

沈兵給重騎裝備的都是給車兵馭手所配的盔甲。

如之前所言,因為車兵馭手是一乘車的靈魂,且其在戰時無法格擋甚至無法躲閃,所以極其危險。

因此他的盔甲是秦軍最完善的,除了有盔甲外還有披膊、護腿,要害處還加了馬蹄形鎖釦加厚。

馬匹前端也同樣加上護甲。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這些重甲騎兵有馬鞍、馬鐙。

這使他們更穩定,再加上質量大,於是就能在騎兵對沖中佔據了絕對優勢。

就像此時一樣,塞琉西騎兵挺起長槍衝向秦騎……他們必須很小心的掌握挺刺的力道。

因為若力道太大其產生的反作用力會將自己撞下馬,而在騎戰中被撞下馬幾乎就意味著死亡。

因此塞琉西騎兵通常更適合對付敵人步兵,這一方面是因為步兵度不快不會像騎兵對沖一樣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則是步兵在低而騎手在高處,扎中步兵後沿著長槍傳來的反作用力是斜向上的會被分解掉一部份。

騎兵對沖就不一樣了,其產生的反作用力往往是步兵的幾倍,這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因此塞琉西騎兵在與騎兵對戰時通常會將長槍當作標槍擲向目標,然後抽出長劍對劈。

這的確有殺傷力,尤其塞琉西騎兵擲標槍是常態訓練,他們甚至能做到擲出標槍殺死目標,然後策馬飛馳而上將紮在屍體上的標槍重新撿回來。

然而此時蒲類軍重騎卻是突然從側翼斜插至他們的隊伍,這使塞琉西騎軍一陣手忙腳亂只有少數幾隊人來得及擲出長槍。

接著……兩軍交匯就是一邊倒的局面塞琉西騎兵要麼是被秦騎劈下馬的,要麼就是被撞下馬的。

只一眨眼的功夫塞琉西騎兵就只剩下一半還在馬上了。

接著秦軍輕騎也起了進攻。

用的就是典型的匈奴轉圈戰術,張弓搭箭,策馬靠近敵軍時便藉著馬力將箭矢射入敵陣內。

一圈一圈如此迴圈,於是箭矢便源源不斷的射向塞琉西軍。

阿凱夫斯那一刻都被打懵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