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4章 再度分別

嵩山少林寺,後山。

黃昏時分,三個青年沙彌擔著柴草,行色匆匆的走在山道上。

他們是少林寺中幹雜役的最底層的初級沙彌,因為今日犯了一些小錯,所以這麼晚了還被掌管伙房的師兄拍出來打柴草。

此刻,他們的步子很急,顯示著他們心中的焦急之情。

如果不能及時把柴草送回伙房去,耽誤了晚上寺裡的晚間“藥石”,影響了晚課,他們的罪過就大了,到時候,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懲罰在等著他們。

在佛制中,僧人是應該遵循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的原則的,但是這樣的規定過於苛刻,也極不人道。

為了有利於佛教的大力推廣,也為了適應社會和觀念的變化,自唐之後,僧人的戒律和飲食原則也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寺院都開始提供晚餐。

不過高僧們都宣稱,出家人不應該把晚餐當做飯食來享用,而應該以慚愧之心把晚餐當做延續色身皮囊的藥石來服用,所以,佛教都將晚上的一餐稱為“藥石”,而且只有清粥,也喚作晚粥。

這三個沙彌辛苦勞作了一整日,還被罰去山中打柴,早已筋疲力盡,此刻想到了晚間的藥石,雖然不過是一些薄粥而已,也止不住口舌生津,更覺腹中飢餓,飢腸轆轆,情不自禁的加快了腳步。

少林寺只對外來香客們開放前面的大殿,所以後山歷來人跡罕至,此刻時近黃昏,更是空無一人,只有他們三人在匆匆行走。

忽然,他們看見在山道一旁,站著一個白蒼蒼的老太婆,雙手各牽著一個幾歲大小的男童女童,站在山間面露焦急之色。

少林寺自北魏建立在這少室山北麓以來,到唐時,為太宗皇帝敕封,將整個少室山賜給少林寺。

數百年以來,少室山中所有農戶耕種的都是少林寺的土地,所以少室山中的居民基本全是少林寺的佃戶,且全都與少林寺相熟。

這三個沙彌平日裡時常進出寺中跑腿,與附近居民十分熟識,可是卻從未見過這位老婆婆,他們有些狐疑的彼此對視了一眼。

出家之人,慈悲為懷,他們還是走上前去,開口詢問道“老婆婆,可是帶孫兒外來進香的香客,迷失方向錯走了道路,才來到了這後山之中?”

老婆婆原本滿臉焦慮之色,看見三個沙彌之後,好像如釋重負般長長喘了口氣,喃喃的說道“好了好了,遇見你們可算是好了。”

看來真是遇見困難的香客,三個沙彌善心大起,爭相安慰道“老婆婆,不要著急,我們帶你們祖孫一起去前面大殿,順著山路就可以下山回家了。”

不料老婆婆搖了搖頭,輕聲說道“老身找得見路。”

她的聲音像是蚊子哼哼一般細小,三個沙彌沒抬聽清,追問道“老婆婆,你說什麼?”

老太婆臉上的焦急驚惶之色不見了,怪眼一翻說道“老身說並沒有迷路。”

三個沙彌一怔,又說道“莫非老婆婆是來尋親訪友的?這後山並沒有人家居住,是少林寺中的柴場,您一定是走錯了。”

老太婆還是搖搖頭“老身也不尋親,老身是來這裡找人幫忙的。”

三個沙彌又是一怔,說道“這裡的居民我們大都認識,您老人家要找誰幫忙,我們可以帶您去。”

老太婆抬頭看著三個沙彌,忽然笑了“老身就像找你們三個小和尚幫忙。”

三個沙彌不禁面面相覷,不過他們還是很熱心的說道“老婆婆您想要我們幫什麼忙?”

老太婆臉上的笑容忽然變了,變得透著一種說不出的邪惡與得意“老身想要借你們三人的麵皮一用!”

三個沙彌大吃了一驚,頓時愣在了那裡,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嚅囁著問道“老婆婆您莫非在開玩笑?”

老太婆面色忽的一沉“老身哪裡有閒心和你們開玩笑?”

她的臉上顯現出一種殘忍的神情,雙眼透著兇光!

原本寂靜的後山忽然響起了三個沙彌那驚恐而絕望的慘叫聲,一直傳了很遠。

天色將黑未黑的時候,一個青衫書生打扮的人,又出現在了後山的山道上。

他揹負著雙手,一面施施然的拾級而上,一面似乎在饒有興致的欣賞著這後山的風景,看上去心情不錯。

再往上面走不遠就是少林寺,就是他的目的地了,他現在的心情確實非常不錯。

正走著,他忽然停住了腳步。

在他面前,這荒僻的了無人煙的山道之旁,竟然有著一座茶寮。

茶寮很簡陋,不過是幾根竹竿支撐起了茅草頂棚草草遮擋風雨而已。

可是現在這茶寮生意還不錯。

一個白蒼蒼的老太婆帶著兩個幾歲的孩童,坐在靠門口的地方,兩個孩童互相打鬧嬉笑著,盡顯頑皮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