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7章 跟蹤的人

曾家大院挺大的,座落在出了城門不遠的近郊之地。

當年曾員外從外地來到這裡,一眼便看中了此處。在這裡買下了這塊地,建起了這座大宅院。

至於為什麼不在城裡買房屋,卻要定居在這地處郊區,生活不便的城外,曾員外的解釋是此處風水好,能旺他。

這地方風水好不好沒人知道,可是曾員外自從住下來後,真的是越來越旺了。

先是購買了良田,後來錢多了就在城中買了商鋪門面,再後來乾脆自己開商號做起了生意。短短几年時間,曾員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地主,得像個肥豬頭一樣,迅成為了這清平縣中赫赫有名的富。

照這樣看來的話,這曾員外當年風水之說倒也靈驗了,這地方還果真旺他,也許風水之說倒也並非完全是無稽之談。

周大人這麼想著,來到了曾府的大門口。

和曾員外擁有的財富相比,這座大宅院顯得略為寒酸了一些。

大門既不高大氣派,也沒有名人雅士題寫的匾額,看起來普普通通,與尋常人家無異,令人幾乎懷疑這裡根本不是本城富的宅邸,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不過周大人很確信自己沒有走錯,這裡肯定就是曾家府邸。

執掌本縣大印兩年來,他和這個曾員外打過好幾次交道,來曾府拜望也絕非第一次了。

一切都因為曾員外有個近乎怪癖的習慣,沒有萬分重要的事情,他絕不願意踏出府門半步。

早年間還會因為有一些生意上的往來應酬,不得不必須他親自出面,到後來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也越來越順,他便把生意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自己則推說身體不好,宅在家裡不出門了。

因為他的這個習慣,周大人想要拜會他,也不得不親自登門拜訪了。

周大人拜訪曾員外,其實所為的也不過是縣中一些修橋補路,興修水利之類的政事。

這些全都是利於民眾,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只可惜這裡乃是一個偏僻小縣,每年朝廷撥下的費用實在有限得很,光是支付一年下來官府的各種支度就已經捉見肘,入不敷出了,實在難有餘錢來搞這些人惠民工程。

百般無奈之下,周大人想到了向當地鄉紳募集善款的辦法,而當其衝的,自然就是本縣富的曾家。

可是曾員外卻是出了名的不出門的人,無奈周大人不得不幾度登門拜訪,希望曾員外能夠做出表率,率先捐出善款,這麼一來周大人回頭再去勸說城中其他富戶的時候自然會事半功倍。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個縣令大人的名頭到了曾員外這裡卻碰了一鼻子的灰。

曾員外不但拒絕了捐款的請求,甚至於拒絕得斬釘截鐵,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幾番登門拜訪之後,周大人原本帶著的滿腔熱忱,滿滿的誠意,最後都如同冰雪消散,心灰意冷了。

後來的情形果然不出所料,曾員外一毛不拔,這樣的壞榜樣導致了連鎖反應就是接下來周大人與城內其他富戶之間的談判也變得舉步維艱,處處碰壁。

因此,周大人心中對於這麼一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其實是十分反感的。

連李嬸不都說嘛,這曾家就是“為富不仁”。

可是當週大人今天得知了曾家所遭遇的不幸,大兒子不能生育,小兒子又是一個白痴,他心裡卻並不像李嬸那樣幸災樂禍,反而是深深的自我反思。

之前對於曾家的這些情況,他竟然一無所知,對於他要去勸說捐出善款的物件,他甚至還不如路邊的李嬸對他們更瞭解。

這怎麼可能說得動曾員外?完全是自己的失誤,前期調查不足。

話又說回來,無論是誰,遇見如此接二連三的災禍,心理難免會變得有些扭曲的,也就難怪曾員外的性格會如此怪異,還有他那不出門的怪癖,也不難理解了。

此刻周大人信步走到曾府門前,想起之前的事,心中不禁感慨起來。

正感慨之間,曾府那緊閉的大門忽然開啟了,門內出來一個乾乾瘦瘦的半百老者,滿臉一副焦急之色,一雙小眼睛滴溜溜的轉著,卻正是這曾府的主人曾員外。

曾員外一抬頭就見到了門外的周大人,整個人頓時一愣。

周大人心中好奇,到底什麼事能讓這個雷打不動足不出戶的曾員外這麼看上去心急火燎著急的趕著出門呢?

還是曾員外反應快,一愣神之間臉上的驚奇之色立即消失了,換上了一副笑臉,上前對周大人施禮道“大人駕到,老朽未能遠迎,失禮了,只是不知道大人何以如此快就得到了訊息?老朽這才剛打算親往縣衙求見,殊不知大人已經到了門口了。”

周大人聞言更加驚奇了,看來這曾員外果然是遇到了難事了,竟然主動去縣衙,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當下周大人對著曾員外還了一禮,問道“不知曾翁這麼急於來見本官,所為何事啊?”

曾員外聽他的話,看出他此行並非是為了曾府生的事情,略略一怔,隨即左顧右盼了一下,確信附近再沒有其他人了,這才對著周大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故作神秘的說道“此處講話不方便,請大人入內奉茶,再慢慢向大人詳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