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七章 我要重新定義警匪片

龍國最權威電影獎項“龍象獎”常駐評委,知名電影製作人、編劇、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羅呈在推特如是寫道

“《警察故事》無疑是李神龍重回巔峰之作,沒有破案的縝密推理,沒有感情的婆婆媽媽,就一個“乾淨利落”,把觀眾想看的都呈現在了電影裡。

先,在人物層面,李神龍成功塑造了一個正義、勇敢、熱血的警察形象;

其次,電影奉獻了很多精彩絕倫的動作場面和打鬥場面,完全符合電影開拍前,李神龍所說的“以命來搏”;

同時,在如此激烈的風格中,李神龍還是沒有丟掉他擅長的幽默元素,為刺激的電影新增了很多樂趣。

雖然略微涉及劇透,但我還是要說一句,商場那一跳,將成為影迷朋友們心中,最為深刻的銀幕畫面之一,哪怕十年、五十年,都不會褪色。

最後,歡迎李神龍“歸來”!”

......

其實也不怪徐松是幕後新人被忽略,只是怪《警察故事》,故事真的不出彩。

而映後的眾多影評,也確實說明了這一點,沒有一個人說劇本如何如何好。只是誇讚唐華南確實是一流導演,電影節奏把控的爐火純青;又誇讚李神龍,不愧是龍國第一動作巨星,精彩場面層出不窮;當然兩大影后也不能漏掉,紛紛誇讚不僅演技了得,還非常敬業,全程都不用替身等等。

最後福島實在看不過去了,買了一些影評人和水軍,說徐松沒寫《警察故事》之前,龍哥為什麼連續幾部電影都是票房口碑雙雙不佳呢?所以,劇本還是重要的。

李神龍和唐華南也非常夠哥們兒,看到網上這些“節奏”出現,但沒有掀起什麼浪花,他們反而開始推波助瀾。

推特上,李神龍“期待與徐松的再次合作,《警察故事》還有許許多多的後續可以挖。”

宣傳中,唐華南面對記者,不止一次這樣說“其實《警察故事》大部分的動作場面,都是徐松監製的。告訴你們一個事情,大場面沒有徐松在場,我們都是不拍的,哈哈哈。”

而這個事情,也得到了張曼、林霞她們的確認。

拍過《孤勇者》mv,性格開朗的張曼還開玩笑道“我之所以敢去撞那麼厚的道具玻璃,也是徐松給我說,放心吧,毀容了我娶你。哈哈哈,這麼帥一個帥哥肯娶我,別說假玻璃,真玻璃我也上呀!”

這無疑給徐松帶來了不少人氣,畢竟《警察故事》在新年七天假期,豪取了45億票房,幾乎佔了百億票房一半,這熱度簡直上了天。連配角都火了,被主創力捧的徐松,不可能再是無人問津的角色。

當然,徐松的“火”只是存在於名氣上,實質性的操作基本上沒有,反正沒人找他寫劇本和繼續作動作場面設計什麼的。

而除了電影,《最強蒙面歌王》也火得一塌糊塗,1月6日第六期,綜合收視率破了5.5。除了龍國電視臺每年12月31日的新年晚會和1o月1日的國慶晚會這兩個大檔,它創造了綜藝綜合收視率新紀錄。

那些揭面淘汰的人都身價大漲,更不要說還在比賽的。

而“暗夜騎士”這個每期都會被提及的焦點,更是火上加火,已經有無數商家揮舞著支票,等著“暗夜騎士”揭面。

在他們的意識中,能和花爹“侃侃而談”的“暗夜騎士”,至少是一線及以上歌手,乘著《最強蒙面歌王》這股東風,沒可能商業價值不會翻幾倍。

甚至有好些專業樂評人打賭“暗夜騎士揭面後的第一張專輯,不上三鑽,我倒立吃翔!”

不過此時的“暗夜騎士”,並沒有在打磨音樂,而是“不務正業”,去雄西電影學院報了一個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補課班。

自己腦裡那麼多電影,不利用起來簡直不甘心呀!

不過龍國是編劇核心流,雖然編劇待遇很高,但在要求上,至少比地球上中國的編劇要高得多。不僅要用文字為影片設定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劇作結構和電影的表現形式外,還要有畫面感和立體感,也就是還要精通分鏡頭。

而這種對分場劇本的二度創作,在中國,是屬於導演的工作。

當然在天球,導演也要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對劇本的觀感再畫一次分鏡頭,然後和編劇的兩廂對應,取優補缺。

在《警察故事》創作中,李神龍就專門派了一個職業編劇來給徐松打下手,除了規劃劇作結構,另一方面就是透過徐鬆口述,畫好各種分鏡頭。

徐松本來可以繼續走這樣的模式,但他本來就是一個執拗的性格,非常欣賞“藝多不壓身”這句話,所以既然有時間,何不完整的學好這個技能呢?

“哈哈哈,小徐,我聽說你在上編劇課?”《警察故事》票房口碑雙豐收,確實讓李神龍心情大好。

“對,報了一個寒期成班,還別說,挺有意思的。”徐松剛在家吃完晚飯,正根據腦裡的一部電影,隨意畫著分鏡頭。

“那對《警察故事》續集有沒有什麼想法?”這才是李神龍打電話過來的第一原因。

徐松馬上搖頭“龍哥,其實《警察故事》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方向,就是讓電影迴歸簡單化,沒必要填充那麼多要素進去,憑你的動作戲,就足以支撐一部娛樂電影了。所以你想拍續集就拍唄,我沒興趣了。”

“哦,我還以為你去報班,是因為有了新想法。”李神龍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