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平靜的燒烤晚會

粉絲們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大家都一起推杯換盞,互相敬酒,互相請對方品嚐自己帶的食物,或者釣的海魚。

島上一片其樂融融,不時有粉絲來找張三合影的,張三都一些滿足了他們。

最後楊小雅更是照了一張全部粉絲聚在島上的相片,那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人,不用放大鏡來找,你根本看不出哪個是哪個了。

不過這樣的聚會不能常搞,因為這小島太小了,承受力有限,再來幾次,這小島就要變禿了。

吃過飯,張三讓胡船長,周明周春生三個人將船開到島嶼兩百米外去放地籠。

放這麼遠也是怕地籠被島上粉絲們釣魚的魚鉤鉤到,放地籠也是為了捕捉一些龍蝦螃蟹,來給粉絲們多增加兩樣海鮮。

不過這次地籠的窩料就沒有多少了,是張三特意留了一點在船上,勉強夠這一次下地籠的。

吃過飯,很多粉絲又開始興致勃勃的去釣魚了,畢竟早上的狂口爆連,可是讓不少粉絲過足了癮。

不過如此多人釣魚,這個島下次是再也不能來了,因為這附近的魚,全部都被釣光了。

中午的魚口雖然沒有早上好,但魚情仍然不錯,頂多過上一兩分鐘就會有魚咬鉤。

中午過後張三沒有再繼續釣魚,因為不時有粉絲過來向張三請教各種釣魚的問題,並且人還越圍越多。

張三也耐心的一一回答粉絲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而楊小雅則直播了這一全部過程,讓直播間的觀眾們也來聽一聽張三的回答。

最後連直播間裡的觀眾們也開始提出各種釣魚的問題,有那實在太簡單的張三就讓他們上百度去搜。

否則看他們那架勢,估計有十萬個為什麼等著張三,張三哪有這麼多時間來全部回答。

所以最後張三隻挑那些關鍵性的,大多數人都想問的問題回答,畢竟問題太多了,一一回答根本就不現實。

有粉絲提問,“張大師,為什麼我每次有口都打不中魚呢?這是什麼原因?”

張三回答道,“這有幾種可能,魚太小了,魚鉤太大了,或者餌料鉤的太大,太硬。”

“又或者,你調漂調的太靈了,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調漂調鈍一點。”

“還有可能,是你的線組搭配不合理,再送你們一句口訣,有口無魚上推漂”。

這時候又有粉絲開始提問,“張老師,為什麼我有時候明明看到浮漂根本沒有動作?魚鉤拉上來卻已經中魚了,是什麼原因呢?”

“這同樣有好幾種可能,漂調的太鈍了,或者鉛墜太重了,又或者你釣得太深了。”

“送你們一句口訣,跟上一句是連在一起的,有魚無口上推漂,有口無魚下推漂。”

“如果是野釣,漂調鈍一點是有好處的,但是不能太鈍,要適度。”

有粉絲提問,“張老師這,一年四季都可以打隔夜窩嗎?在不同季節的隔夜窩應該怎麼打呢?”

“隔夜窩,很多人都喜歡打,特別是在連續空軍,釣不到魚的時候,很多人都把希望寄託在打隔夜窩上。”

“夏天和秋天因為天氣熱,打隔夜窩,數量應該稍微多一點。這個時間段打隔夜窩,最好是將隔夜窩與河邊的爛泥混合起來,揉成一個個球團打窩。”

“這樣魚群聞著窩料的氣味過來,但是卻很難吃到窩料,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將窩料吃完,這樣就能達到很好的聚魚留魚的效果。

“冬天和春天打隔夜窩,看間隔時間的長短,來決定窩料的多少,時間短,窩料少打一點,時間長,窩料可以適當多打一點。”

“我自己冬天打隔夜窩料,喜歡用牛皮紙袋包著窩料打下去。但是窩料最好也是用爛泥混合,或者放一點石塊在牛皮紙袋裡面,將牛皮紙密封起來,如果石塊太少了,窩料就會在河面上漂浮,短時間沉不下去,這樣就不容易沉在你想打窩的地方。”

“我自己這樣打隔夜窩,有時候隔上一天兩天去釣,在那些小河裡面都還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