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通關動物園

從“它”出的聲音可以聽出,“它”仍然是一個小孩。

喜歡兔子,害怕獅子,會被水母安慰也是在佐證這一點。

而動物園的新園區和舊園區可以看做是兩個世界。

表世界和裡世界。

兩個世界同時存在但互不干預。

導致了各個不同規則的誕生。

因為它喜歡兔子,所以碰到兔子時會去和它玩。

而它本身又帶有汙染,在和兔子接觸的過程中,這種汙染也會沾到兔子身上。

所以要遠離兔子,以及和兔子有關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它很有可能也會去接觸。

雖然汙染沒有它本身那麼強,但接觸久了,還是會引起異變。

而它玩開心了,便會出笑聲。

這時,撕掉地圖虛線的部位離開,是為了不引起它的注意。

周毅逛過整個動物園,只有虛線所處的區域是明顯有異常的。

這也就意味著對方的活動範圍,就只有虛線地圖的區域。

而後來擴建的新園區,則不屬於這個範圍。

因為那塊地圖在它的認知中不存在,所以當遊客拿出完整地圖的時候,就會有機率被它盯上。

而規則中,多次提到了認知這兩個字。

可以看出,被它汙染的特徵,就是認知被同化。

將兔耳象當成真大象,將大象當成鯨魚。

正因如此,當它看到擱淺在6地上的鯨魚時,便會出於善意,將對方往水裡引。

而紙條中提到的,要感謝大象和水母,正是基於這一點。

它在遊客身邊,會汙染遊客,影響認知甚至會讓人變成動物。

而大象和水母,便會在這時吸引它的注意。

它看到即將死亡的生物,善心大便會遠離遊客,去幫助這些動物。

讓大象入水,將水母撈出。

至於為什麼在它的認知中,水母會生活在6地上,或許就是因為那個水母小夜燈。

尖叫是因為它覺得自己沒有救活鯨魚。

而哭泣,是因為水母太多,它卻只能一隻一隻的往外撈。

這就好比一個小孩,看到一群蝌蚪在6地上。

他害怕傷害到蝌蚪,便會一隻一隻的放入水裡。

但蝌蚪的數量很多,所以他會著急到哭泣。

但這些吸引它注意的生物,下場只有一個,那便是死亡。

有可能它們曾經也是人類。

而動物園的那張紙條,則是一個處於兩界交錯狀態的人留下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