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英雄登場

隨著抓捕範圍的進一步擴大,意料之內和意料之外的副作用紛紛湧現出來。

江浙地區大批官員落馬、剩下的官員也人心惶惶,不少地主富商抓準這個時機偷稅漏稅,本該押解進京的稅賦比原來少了整整三成,還有一大部分沒收上來。

地方盜匪蜂起、城內惡棍橫行,許多地主豪強不甘心束手就擒,就乾脆鼓動佃農甚至直接勾結山賊盜匪造反,江浙地區直接亂成了一鍋粥。

各地的民變、匪患變成題本雪花一般飛向燕京,六部和內閣忙得焦頭爛額,從地方到朝廷一時之間都疲於應對。

這次就連朱翊鈞控制的祝廣昌也壓不住場面了,他手上的兵力不過數百、正規軍更是少得可憐。

他只能勉強保住偃州附近的州縣不受盜匪侵擾,就算是那些受朱翊鈞保護的州縣裡,渾水摸魚的地痞流氓也已經讓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在此危急關頭,“忠厚長者”封志林果斷站了出來。

“江浙是大明的心腹要地、更是重要的稅賦來源,而今北方俺答汗賊心不死、東南倭亂又愈演愈烈,朝廷正是需要人才和安定的時候,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

提到北方的俺答汗,朝堂上百官不由面色一變,不怪沒人注意到女真人在搞些什麼,實在是俺答汗的光芒太過耀眼了。

俺答汗是草原上的一代雄主、也是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此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蒙古人與大明邊軍的實力對比,讓蒙古軍從一堆叫花子般的流氓團伙變成了裝備精良的割據勢力。

與漢人印象中野蠻落後的草原部落不同,俺答汗極為注重農牧業和手工業的展,他在位期間蒙古部落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展,盔甲和工藝品的精良程度甚至不輸大明。

草原可汗能拉出幾十萬騎兵並不稀奇,但俺答汗在巔峰時期擁有一萬餘精銳重灌騎兵,從人到馬都被精良厚重的甲冑覆蓋,側翼還有同樣精銳的三萬本部輕騎護衛。

一錘定音的重騎兵集團,精銳的輕騎兵,龐大的僕從軍,達的手工業......您就是成吉思汗?

幸好嘉靖、隆慶朝的邊將和內閣大臣都足夠給力,後來俺答汗又不知怎地開始沉迷佛學日漸頹廢,這個大明的心腹大患近幾年才消停下來。

但俺答汗留給大明的陰影讓百官久久不能忘懷,這也是後來張居正那麼注重完善邊防的原因。

有了封志林這個德高望重的老噴子挑頭,朝中其他抱有不同意見的大臣也紛紛站了出來。

他們倒不全是利益相關或腦子有坑,官僚系統是天然的保守派,大部分官員厭惡一切變動,對他們而言、現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再不需要任何改變。

嚴刑峻法本就讓人反感,而且遷移本土豪族會引起大規模的恐慌,這一套要是在洪武、永樂兩朝玩玩就罷了,在啟元玩......他們很懷疑今天的大明還能不能壓服那些豪族。

想讓百官同意這次對豪族的處置,朱翊鈞必須拿出足夠完善可行的方案、流放豪族後對大明各方面影響的預測、地方民生和治安的恢復建設計劃......

浙黨早已在朝中失勢,因此朝中百官大多能站在一個客觀、公正的視角上看待問題,只要朱翊鈞能拿出合理而完備的計劃,想說服他們其實難度不大。

這些東西朱翊鈞當然準備了,但他只是今天這場戲的男配角,真正要烘托出的另有其人。

朱翊鈞也學聰明瞭,他用不著說服這些人、也用不著駁倒任何人,只要自己和張居正不鬆口,這些人叫得再兇也沒用。

接下來無論誰跳出來說了什麼,朱翊鈞都笑呵呵地衝他點頭致意、一臉讚許,聽到任何相反的建議果斷搖頭,被逼得不能迴避了就耍無賴。

“好啊,朕也覺得這樣的處置有待商榷,但總放任那些舉子和學生們鬧著也不是個事兒,不知哪位賢才願意為朕去遊說一二呢?”

提到這個問題,剛剛還慷慨陳詞的大臣們不由沉默了下來,就連封志林也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原地,生怕朱翊鈞讓他去勸服那些舉子。

偃州事件的要害有三環朱翊鈞的大義、張居正的手腕、毛君誠的輿論制高點。

這三環裡最脆弱的就是毛君誠,他也是浙黨餘孽最花心思去撬開的點,只要讓這個愣頭青知難而退甚至轉換陣營,偃州事件就還有反轉的可能。

然而毛君誠那個年輕人實在太頂了,他四處奔波宣講,動用一切能動用的關係與同學老師和在朝官員痛陳利害,不斷將偃州事件炒熱。

朝中已經有好幾個“仁厚長者”“意見領袖”去勸鬧事的舉子們以大局為重,結果無一例外地被毛君誠和王文素給聯手罵了個狗血淋頭,一生的清譽盡毀、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毛君誠的成名之戰是對決一名督察院的御史,那名御史自信滿滿地跑去教小年輕做人,結果被毛君誠一席話說得羞愧難當,一頭跳到了燕京的護城河中,差點就沒有搶救回來。

大明的御史言官是個什麼德性眾所周知,風聞奏事、單憑一張嘴吃飯,一個個都是朝堂上的老噴子了,聚集在一起連嘉靖爺都要退避三舍。

連督察院御史這種戰鬥力極強的噴子都被罵得跳護城河,其他官員在嘴皮子上就更不是對手了。

而且他們在站到毛君誠面前那一刻就已經輸了,你一個朝廷要員駁倒了十六歲的孩子算什麼本事,要是輸了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裡外不是人。

張居正站在原地打瞌睡,呂調陽、張四維等有分量的大臣默不作聲,這個時候站出來的大臣要麼是無足輕重的小官,要麼是封志林那樣單純出來刷存在感的。

朱翊鈞鐵了心耍無賴,這些官員能拿他怎麼樣?

眼看事情似乎沒有轉機了,那些憂心忡忡的官員也只能暗歎一聲退了回去,封志林等投機者過足了嘴癮也站了回去,朝上百官的思維開始逐漸散。

江浙那邊動亂關他們京官什麼事?別影響了漕糧和第二年的俸祿就行,話說燕京南邊那個戲園子裡最近多了不少......

“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