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章 姜正軒

嘉興縣縣衙中,嘉興縣令姜正軒一身白衣跪在地上默然垂,腰跨繡春刀的錦衣衛們分立兩旁,藍灰色衣衫的太監抑揚頓挫地宣讀著手中杏黃的聖旨。

“嘉興縣令姜正軒,先有鼓動千戶劉棟出兵浪戰招致大敗、以至地方震動;後有不經旨意私自開倉放糧,目無王法、邀買人心......”

傳旨太監每說一句話、姜正軒的臉色就蒼白一分,他的嘴唇蠕動兩下、最後又現自己沒什麼好解釋的,只能把頭更深地垂了下去。

他敢摸著自己的良心說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朝廷和百姓、絕無半點私慾。但規矩就是規矩,為官者違反了朝廷的法度就是罪臣、這是無可辯駁的,

姜正軒平靜地跪伏在地上,太監尖細的嗓音在他耳裡越升越高、最後近乎於一種高頻率的蜂鳴,他的思緒漸漸飄得很遠,直到樸仁勇炸開嘉興河堤的那天。

樸仁勇為了伏擊明軍炸開了嘉興的河堤,洶湧而出的河水直接把附近百姓聚集的村落全給淹了。

有多少百姓死在這次決堤事件中自不必說,居住在附近村莊的百姓欲哭無淚,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都被大水沖毀,連儲存糧食的地窖和糧倉都沒了,只能被迫拖家帶口地進縣城等官府救濟。

嘉興的糧商見狀立刻開始囤積居奇,不等嘉興從臨縣購入糧食,嘉興縣的糧價已經在兩天之內漲了整整三倍。

糧商們還惡意買通了臨近的關隘和巡漕御史,嘉興縣從其他地區購買糧食的渠道被卡死,算是絕了嘉興縣令姜正軒從外界購糧賑災的想法。

越來越多的饑民聚集在嘉興縣城,無聲的憤怒開始在人群中蔓延,饑民們空洞絕望的眼睛裡醞釀出了些危險的東西,一身白衣、身上有薰香氣息的可疑人物出現在了人群裡,一切都在向著最壞的方向展。

整個嘉興縣的官吏們都火燎屁股似地聚集起來商議對策,與常人認為的漢民溫順可欺不同,這些官吏們可是最知道餓瘋了的饑民會做出什麼事的。

有明一朝,從洪武爺到崇禎爺、哪個皇帝不要平定幾次大規模民變?餓瘋了的饑民衝擊縣衙和糧倉,砍了縣令的腦袋掛旗杆根本就不是什麼稀奇事。

朝廷畢竟不是帶清,不可能真的把這些人的九族一個個株連過去,朝廷拿這些饑民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把他們的領處理掉、其餘人趕回家種田了事。

為了防止地方官藉口賑災搞貪汙腐敗、平時就把糧倉裡救命用的糧食給倒賣了,對於開倉放糧的相關手續審批非常嚴格,一套流程走下來起步就是一個月、甚至更久。

但這樣以來貪腐是避免了,可等地方官老老實實地把開倉放糧的手續跑完、災民早就餓死了個球的,這時候的就不是賑災糧、而是撫卹了。

開倉放糧、錦衣衛上門;不開倉放糧,餓瘋了的災民直接把縣令的腦袋砍下來掛旗杆。因此大明的地方官們一個比一個迷信,上任前無不求神拜佛,祈求不要讓自己碰到什麼天災人禍。誰讓嘉興縣的這幫倒黴鬼碰上了呢?

“調兵!立刻調兵!用明晃晃的鋼刀去威懾那些饑民和混進來的白蓮教徒!”

“這個節骨眼上調兵進城、你是嫌嘉興還不夠亂嗎?調兵進城就是在逼那些人造反!”

“不如動士紳捐糧捐錢吧,糧商們手裡的糧食跟他們比起來就是個屁。”

“杯水車薪,士紳們頂多拿出些糧食意思意思、賺一個善人的名號,他們還等著把百姓餓死了好低價搶購田地呢!”

“真他麼倒黴,為什麼這種事偏偏生在我們的轄區......”

“現在出城還來得及嗎......不對,出城才危險,到處都是流竄的饑民和倭寇......”

嘉興縣的縣衙裡如同菜市場般熱鬧,一個個想法被提出、又立刻被否決,官吏們現自己在天災人禍面前能做的實在太少了。

現在的嘉興只有士紳和糧商手裡有糧食,士紳自不必說,大明要是能把糧食從士紳嘴裡摳出來,那皇太極和李自成早就被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上了,這條路是想都不要想。

糧商們背後也是一個個背景深厚的貴人,藩王、宗親、勳貴,這些人沒什麼政治勢力,但誰惹到他們都要沾上一身騷。

“開倉放糧吧。”

嘉興縣令姜正軒平靜地坐在主位上,從外界購糧地途徑被卡死、士紳們手裡的糧食他又摳不出來,那就只能用縣衙裡的糧食了。

“來不及了吧,等朝廷的批文下來,我等的人頭都在旗杆上風乾了......”

“那點糧食頂個屁用,不過是勉力支撐十餘日而已,這離收穫的日子還遠著呢......”

官吏們立刻搖頭否決了這個提議,先不說跑流程要多久、還來不來得及,嘉興縣的糧倉里根本就沒有多少糧食,以現在的災民規模最多能撐上一個月。

“不用等朝廷的批文了,你們現在就去開倉放糧,事後本官會自己向朝廷解釋。”

縣衙內頓時靜了片刻,姜正軒的幕僚急忙拉拉他的袖子讓他把話收回去,姜正軒此時反而平靜了下來,他皓窮經、寒窗十年不僅僅是為了當官的。

“先有人才有的法,朝廷是為了四民安定、井然有序才順應人心制定的法度,法度說到底是君父用來引導和保護百姓的、只是工具而已,孔聖人也教導過我們不要只看禮法的末端,仁愛才是要第一考慮的事情。”

“大人給他們一條活路,就是不給自己活路啊......”

幕僚又是敬佩、又是怒其不爭地苦笑一聲,朝廷對開倉放糧這種事極為敏感,畢竟天高皇帝遠,你這邊不經請示直接把賑災用的儲備糧都放出去了,朝廷怎麼知道你到底是拿去幹嘛了?

欽差從京城出到地方,如果是偏遠些的區域三四個月就已經過去了,貪官汙吏有大把時間去偽造證據糊弄欽差,再查證的難度相當大。

而且恩出自上,你一個縣令把朝廷的糧食私自拿去賑濟百姓,這不是邀買人心是什麼?看來你所圖不小啊朋友,錦衣衛的大獄瞭解一下。

如果這種風氣蔓延開來,今後大明恐怕會多出無數被不明不白“賑濟”掉的糧食,朝廷於情於理都是不能容忍姜正軒今天的行為。

姜正軒是科舉正道出身、擅自開倉放糧的後果他再清楚不過了,這很可能就意味著自己政治生命的終結,但姜正軒還是斬釘截鐵地站了出來。

“你們立刻開倉放糧、張榜安民,務必維持好這裡的秩序;維民,你暫且把縣裡的公費交給我、還沒來得及上交的帑金扣留,本官親自去他縣購糧賑災。”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