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章 均田均役

“瘋子,真是個瘋子......”

一回想起今天早朝上姜正軒據理力爭、揮斥方遒的那一幕,朱翊鈞就腦瓜子生疼,他確實是想把姜正軒當成工具人搞一波大事,為此還暴露了潛伏已久的王文素以求安穩。

但姜正軒搞出來的事太大了,朱翊鈞原本以為他是想為自己私自開倉放糧的事據理力爭,大不了再為嘉興百姓爭取兩年免賦,電視劇裡不都是這麼演的嗎?

到時候他順口就把嘉興的稅給免了,再借故責罵張居正幾句、把“君臣不和”的這出戏碼給做完、魚不就釣上來了?

誰知道姜正軒跪在那裡嚇得都抖了、還是決口不為自己辯護,他直接把火燒到了整個江南計程車紳們身上,竟然是想要搞均田均役!

均田均役啊......那個混蛋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這可是歷史上終萬曆一朝都沒能解決的大事件!

與大多數人對明朝的印象不同,大明不僅有官紳一體納糧、理論上來講士紳也是必須服雜役的。

從制度上來看,大明確實是有官員士子優免稅賦和雜役這項規定,但關鍵詞是“優免”而非“免除”,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像張居正這樣的一品京官,他在理論上可以免除三十名血親、一千畝農田、三十石糧食的稅賦與雜役,出的部分必須按正常標準繳稅服役。

而這三十石的優免也沒有那麼優渥,大明的雜役分配是根據百姓繳納稅賦的多少來分配的,基本原則是富人和大戶多服役,窮人和平民少服、甚至不服雜役,官府按繳稅多少詳細地把各檔次的雜役都列了出來,由滿足這些條件的百姓輪流承擔雜役。

比如如果張居正本來每年要交四十石的糧食給朝廷,這三十石的優免不意味著他就可以只交十石糧食,而是讓他需要服的雜役從四十石那一檔變成十石那一檔。

這樣一來如果張居正本來需要負責接待過往官員,那他經過優免之後就只需要給朝廷看一個月的倉庫了,但該交的四十石稅賦還是一文錢不能少。

張居正能庇護的三十名血親也是同理,他們還是得一文不少地給官府繳稅,但雜役就可以被大大減少,反正朝廷本來就只收百分之三的田稅,能把雜役免掉百姓就非常高興了。

這套制度設計之初的立意是很好的,但奈何但凡是由人來執行的制度,最終就一定會被複雜的人性所裹挾,最後成為食利階層剝削人民的工具之一。

比如某告老還鄉的前任內閣輔徐階,他名下的田產以萬計數、託庇於他的農民更是不計其數,這就嚴重出了朝廷規定的額度。

但徐階告老還鄉了、他的學生張居正還在內閣當輔呢,徐階的門生故舊遍佈朝野,就算是告老還鄉了也能靠往日的餘威輕易拿捏一個知府。

負責分配雜役的官員連七品都不到、就是個鼻屎一樣大的小官,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去讓徐階來繳稅服勞役,怕是剛進徐府的大門就得讓僕人給丟出去。

然而雜役總歸要有人來服、朝廷的稅賦更是一文錢也不能少,地方官就只好咬牙把這些權貴的份額攤派下去,把本應由權貴承擔的雜役大頭攤到了普通百姓頭上。

比如押解糧食進京,這種本應由士紳大戶承擔的雜役被攤派到了普通富農的頭上,被分配到這項雜役的百姓十之八九會慘遭破產,為了躲避嚴苛的雜役,百姓必須將土地投獻給有功名計程車紳。

這幾乎成為了比“土地兼併”更為嚴重的政治問題,畢竟這是個講宗親、鄰里的古代,地主們不可能直接派人打殺了自耕農搶奪田地,那是藩王們才幹的事,士紳老爺們還是要講究一個體面。

他們必須等待一場災難,一場把自耕農們逼得不得不把自己賣身給士紳老爺們的災難。

而雜役就起到了這樣一個效果,它極大地加了自耕農和富農的破產度,逼得很多人不得不將土地投獻到有功名計程車紳老爺名下,朝廷掌握的納稅服役人口也因此穩步降低。

如果這都不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那就讓我們換個說法經過百餘年的安定繁榮和休養生息,掌握在朝廷手中的戶口數不僅沒有增多,反而還不如剛剛經歷了元末戰亂的洪武年間!

這本來是朱翊鈞準備留到自己羽翼豐滿、大勢已成之時再進行的大工程,不過既然姜正軒提出來了、時機又這麼恰到好處,那就幹吧!趁著張居正這位國寶級的輔還年富力強,儘可能把大明的頑疾給解決掉一部分。

歷史上有一位叫“徐民式”的官員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士紳們的反抗極為劇烈,輕則“義民”暴動襲殺官差,重則勾結倭寇、盜匪、乃至白蓮教徒掀起暴亂,江南地區的改革根本無法推行下去。

這是因為歷史上的萬曆皇帝起過改革的心思,但所有人都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因為江南該收的稅還是能收上來,需要的勞役總還是能湊齊,這個問題還沒嚴重到不得不出重拳的地步。

所以朱翊鈞要讓問題在可控的範圍內急惡化,大明正在一片繁榮中悄然走上下坡路,朱翊鈞要做的就是猛踩一腳油門,讓所有人都不能再裝聾作啞,趁大明這輛車還能搶救的時候盡力做點什麼。

根據朱翊鈞和張居正之前對江浙的成功經驗,他們先要讓這個問題瞬間惡化、惡化到所有人都意識到必須要請朝廷出重拳的程度,但又要保證這種惡化不會出自己的掌控。

然後就是明面上解決問題、實則包藏私貨,當江浙的盜匪和民亂平息下來時,數萬京營和國子監的學生們早已根植於江浙,朝廷已然把觸手伸到了士紳們的自留地中。

士紳們這時候再想鬧事,就要面臨京營的暴力鎮壓、他們原本的作用也有大批國子監學生隨時頂替上去,倒要看看這幫士紳的骨頭有沒有朝廷的鋼刀硬!

啟元朝的大明很糟糕、但又沒那麼糟糕,只要朝廷有足夠的決心、它還是能在直隸和江南地區強制推行任何朝廷希望的政策,只要做好應對長期、大規模叛亂的準備就好,就當練兵了。

在這件事情上、朱翊鈞仍舊需要張居正這位強力的輔協助,只是朱翊鈞這次不能再為張居正站臺了,為了能讓“君臣不和”的戲碼演得更真實,他很可能還要站在張居正的對立面。

至於這場“君臣不和”的戲碼,那就要用來解決啟元朝另一個致命的政治問題了。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