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五章 九蓮菩薩

自己封自己算怎麼回事,封菩薩這種事當然是要朕親自來封啦!

想我朱翊鈞這樣的純孝之人,又怎麼會讓自家母后做出這種沒品的事情?他肯定是會提前把路都給鋪好的。

見朱翊鈞如此上道,李太后頓時老懷大慰、慈祥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不枉哀家給你找了張先生這樣的好老師。”

看著朱翊鈞和李太后一副母慈子孝、其樂融融的畫面,張居正只能在心底不住苦笑。

皇上也墮落了呀......您以前可是從來都說不出這種屁話的,果然一個政治家成熟的標誌,就是要把自己的言行與想法徹底分離開嗎?

“奴婢也覺得如此,所以這修佛寺、鑄金身可不是太后一人的私事,而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應該儘快辦、往盛大了辦!最好還應該舉行一場盛大的典禮。”

一旁的馮保不甘心被朱翊鈞搶了風頭,立刻熟練地開始花樣拍太后馬屁,幾句話就把太后誇出了花來,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室準備自掏腰包、把黃河大堤重新翻修一遍。

這下就連李太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輕咳一聲打斷了馮保的吹捧。

“哀家從一介侍妾走到今天、福氣已經夠大了,再給自己上菩薩的封號就有些過分了,這樣百姓們會怎麼看哀家?”

李太后此刻明明已經心動、卻還是強撐著要拒絕的神態,讓朱翊鈞不禁聯想到自己前世去親戚家拜年、長輩要給壓歲錢時,一邊搖頭說“阿姨使不得”一邊撐開口袋、把阿姨的手往口袋裡塞,生怕人家當真了不給。

“那不如封菩薩的事暫緩,先讓匠人們按太后的形象去給菩薩鑄像、同時在京城中散佈流言,等百姓們都已經對太后是菩薩轉世這件事深信不疑了再進行冊封?”

眼看朱翊鈞和馮保都已經表態了,張居正也不敢再保持沉默,立刻主動為李太后的“九蓮菩薩”計劃獻計獻策。

在大明的特殊體制之下,沒有皇室的支援、任何大臣都不可能有張居正今日的統治力。

與李太后的結盟是張居正權力的重要來源,他不能因為“封一個菩薩”這種小事就和李太后把關係鬧僵,甚至還必須得硬著頭皮主動支援。

只要您還支援我,您就是封自己當玉皇大帝都行!

李太后對張居正的表態非常滿意,但她今天叫張居正過來,除了讓他表態之外還有點小條件。

“果然還是張先生想得周到,不過這樣的話燕京的舊廟是否就有些不敷使用了?為了表現皇室禮佛的誠心,不如從內帑裡撥款重修一座佛寺來供奉菩薩吧,讓燕京的百姓們也沾沾皇家的喜氣。”

張居正面色一僵,他對於捧太后臭腳沒什麼心理障礙,畢竟像他這種歷經宦海沉浮,踩著無數人屍體爬上來的頂級政客,節操和良心這種東西早就丟掉不知多少次了。

但你禮佛歸禮佛,用內帑裡的銀子修佛寺算怎麼回事?老子為了開源節流不知得罪了多少人,結果你把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拿去給那群禿驢修佛像?

你可以踐踏我的尊嚴,但你不能動我用來改革的銀子!

在金錢的鼓勵下,張居正極為罕見地擁有了對李太后說“不”的勇氣!

“有倒是有一些......不過那些款項都有了去處,叛軍幾乎席捲了整個南直隸,地方士紳和官吏不知多少人慘遭賊人毒手,朝廷手裡必須留著一筆銀子以備不時之需。

國庫裡的銀子雖然多,但早在年初、內閣做預算時就想好了要用的地方,現在只有內帑裡有備用的銀子,用了這筆錢,朝廷短時間內就沒有活錢了......”

大明朝廷每年的收入總共約三千萬兩白銀,但這些銀子並不全部進入國庫,而是一部分進入國庫、一部分進入內帑。

國庫是公款,公款是不能隨便亂花的,國庫裡每一筆銀子的去向都要經過內閣、戶部和十幾個部門的嚴格審查與記錄。

皇帝要是敢拿國庫裡的銀子去滿足自己的私慾,大明的言官們絕對敢當場罵他個狗血淋頭,在史書裡狠狠地記上一筆。

而內帑則是屬於皇帝私人的小金庫,像金花銀、江南官營的絲綢紡織、皇莊等盈利就會直接進入內帑。

由於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勤儉作風,大明的內帑收入較之大宋大為減少,正常情況下每年大概有一百萬兩白銀,主要用來支付皇室開銷、給燕京軍官餉、賞賜勳貴。

理論上來說,內帑就應該是專供皇帝修陵墓、祭祀祖先、修宮殿園林玩兒的,就是有災民餓死在紫禁城牆根底下,也斷沒有拿內帑補貼國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