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七章 峰迴路轉

朱翊鈞忍不住在心裡嘆了口氣,他難道就不知道調動私兵進京會引起多大的麻煩嗎?

都不說別的,自己哪來的錢養這支軍隊?為什麼廣西會有私人船隊每半年往燕京運一次白銀,然後帶著一批工匠甚至軍官出海?

只要有人願意沿著線索細挖下去,私兵就像是長在地裡的土豆,看上去就是個綠芽露在外面,一拔起來底下還有一大串東西。

直接動員私兵進京確實夠穩,但也後患無窮。

只是他現在已經別無選擇了,要保下張居正,他就必須把握住這次政變提前親政;

要把握住這次政變,他就必須擁有至少一支武裝部隊的指揮權,用這支部隊去掃蕩街上的亂黨並取得衙役和守城部隊的支援,由外而內地殺回紫禁城。

在既無法掌控禁軍、也無法得到勳貴支援的前提下,那支私兵就是他最後的方法。

如果今天的政變不成,那朱翊鈞就只能老老實實再等四年,把張居正那個老登熬死才能親政。

啟元十年會是個關鍵的節點,他需要起碼三年時間為這個關鍵節點做準備;

否則就只能坐視那個一戰而定草原的天賜良機白白流逝,用未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執政時間繼續去跟那些蠻子扯皮,度過一個註定一事無成的皇帝生涯。

不行,就算是動用私兵,計劃都必須繼續!

看來此事過後要死很多人了,得把望海衛跟燕京這邊的聯絡全部斬斷才行。

保險起見,自己最起碼得處死近兩百名各界人士,如果連上他們的家人,那就是小一千人了。

那支私兵倒是不用動,他們從軍官到士兵都是被收養的孤兒,對於軍餉從哪來、皇帝怎麼聯絡他們都一無所知,而且忠誠度很可靠,可以讓他們去辦滅口的事。

就在朱翊鈞默默羅列著要被滅口的名單時,太后派去查探情況的宮女忽然慌慌張張地跑了回來。

“啟稟太后!寺廟外面被人圍起來了,咱們的人實在出不去!”

這個訊息實在過於勁爆,太后都忍不住從房間裡走了出來。

朱翊鈞兩眼微眯,一邊打貼身太監繼續去放信鴿調動私兵,一邊快步走近宮女詢問細節。

“誰有這麼大膽子!難道叛黨都打到這裡來了?”

宮女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將事情和盤托出。

“領頭的是英國公張元,他後面站著起碼二十多個勳貴,還有很多舉子打扮的人混在裡面,他們帶著很多拿兵器的人把寺廟圍住了。”

“說是請太后早做決斷,下旨誅殺馮保、由陛下親自指揮禁軍平叛!”

即便時機不太合適,但朱翊鈞還是忍不住露出一個劫後餘生的微笑。

天可憐見!高要那傢伙立功了,他說動了英國公張元!

英國公世世代代都是堅定的保皇黨,強調誰是皇帝忠於誰,而且在勳貴圈子裡很有影響力,所以朱翊鈞才把高要派過去給張元做思想工作。

皇帝在這個節骨眼上把貼身太監派過去,張元再白痴都知道朱翊鈞已經被逼急眼了,現在再不站隊,就等著日後朱翊鈞親政清算英國公一家吧!

與萬分慶幸的朱翊鈞不同,太后此時恨張元恨得牙癢癢。

她原本可以借“局勢不明”拒絕下令調動軍隊,繼續派人查探情況,等局勢明朗再做決斷的。

現在“忠臣孝子”連部隊都動員起來了,要是她再拒絕出兵,一旦那些亂黨真的造成了什麼大的破壞,甚至驚擾了祖宗的安息。

史書上會怎麼評價她?天下人會怎麼議論她?所有人都會把後果歸結到她的不作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