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八章 絕了,怎麼都來拉我下水呢?!

司空府。

晚上徐臻離去之後,隨即便是荀攸到來。

曹操今夜剛好並未喝酒,所以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與之商議。

荀攸為海內名士,又是荀或的侄子,是以曹操從來沒有慢待過荀攸。

當即叫人泡好了茶,在廂房而見,於帶著庭院的開敞屋舍之中,一方案牘前後相對而立。

荀攸開門見山的將書簡從懷中取出,放在了桌桉上,笑道“這是,叔叔託我給主公所帶。”

“此書簡之內,寫著他對於設立校事府一事的看法。”

“哦?!”

曹操頗為驚喜,此前率大軍返回許都的時候,的確是荀或率眾在外來接,那時曹操因人眾多,所以未曾把話說出來。

隨後也召來了荀或,提及了這件事。

當時荀或保持了沉默,未曾多言。

沒想到,現在親自寫了一封書簡送了過來,而且看木屑在外,恐怕還是用刻筆所寫,便於長期儲存。

“如此刻寫,文若是打算讓我銘記這些話。”

荀攸不置可否,只澹澹的笑著道“也許。”

曹操當即解開一觀,掃視數遍之後未曾放下,眉頭緊鎖未曾舒展,彷彿是對於某些話十分糾結。

又像是其中語言晦澀難懂,讓他不斷猜測。

過了許久才放下,神色如常,對荀攸道“文若之心意,我已經知道了。”

“公達既已知曉此事,不如也說說看,有何看法?”

荀攸心裡暗笑。

果然,我就知道主公會隨口問我之見。

在來的路途上,他早已經想過如何回答,但現在卻在裝傻,目光呆滯了一下,道“主公,詢問在下?”

“不錯。”

“公達乃是海內名士,此前數年又一直在外遊歷,所結識之人無不是並列名流,公達所想,可能就是他們所想。”

這話說來,已經不是在詢問意見了,而是在問荀攸,其餘的人會不會有意見。

“主公,此事在下不敢妄測,可若是細細想來,此時開設校事府,暫且不妥,此時在外諸侯敵軍不少,若是開設校事府,當會為人詬病。”

“雖不至於立刻被定為謀逆,但卻定然要遭到衛將軍等人反對,此後便可讓二袁有機可趁。”

“在下之見,不可開設,需再立功勳,掃蕩周遭不臣之人,等待安定之後再可定內,如此可讓天子無憂。”

“好,我知道了。”

曹操當即笑了起來,和荀攸相對拱手。

此後,兩人又聊了約摸半個時辰,對此冬季兵馬操練,軍備籌措之時,梳理了不少策略,荀攸用其見解,算是解開了曹操心中不少疑慮。

是以約定,打算在晨議之時,進言大力趕造軍備,購買戰馬,為明年開春做準備,屆時若是再出兵,將會拜荀攸為軍師,與戲志才一同而出。

荀攸走後,曹操送到了大門之外。

“公達走好。”

“主公,請回吧,在下回去向叔叔訴說此事,等過幾日,叔叔手中公務忙完,自會再來與主公秉燭夜談。”

“好。”

曹操笑著看他上了馬車,轉身回府邸後,合上大門的瞬間臉色已經變得凝重。

走在前院時候憂心忡忡,喃喃道“文若,公達皆不願。”

“然此時諸公之心甚亂,又該如何是好?”

“奉孝、志才力主開設,以監察百官,伯文又是怎麼想的?”

曹操實際上在前半夜時想問,但卻忍住了,他猜測徐臻可能不會回答這個問題,和荀或此前一樣保持沉默。

可不知為何,曹操總覺得徐臻應該會選擇支援開設。

“嗯?順勢而為?”

曹操品味了荀或的話,忽然腳步一頓,雙眸亮起,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精彩起來,忽而緩慢的道“不對。”

“文若所言,並非是不設,而是有功績,可壓制,令士族公卿閉嘴,不敢反抗,先以威壓令其懾服,再徐徐而進,不可著急。”

“文若,你果然知我!”

曹操嘴角上揚,登時高興起來。

此前淤堵的心結,登時全都開啟了,之前曹操心裡不適可不是因為開設校事府的事情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