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凡塵驚鴻,千軍似風不避蛟龍

“真去啊?”

徐臻尷尬的看了看左右的宿衛。

這兩名宿衛不約而同的看向兩側,不敢和徐臻直視。

您看我們幹啥!?又不是我提議的!

“小女子雖不是大才,可跟隨父親多年,又眼見天下百姓苦於饑荒,對民生之政也有所體會,為何不可隨君侯去?”

“瞧豬,無非是巡視百姓養殖之事,又有何不可。”

徐臻當即道“此道,並不通行,劁豬之法應當是不曾廣為流傳,此法乃是有高醫術者所創。”

若是沒記錯的話,應當是神醫華佗有這樣的技術,在當地進行了嘗試,但並沒有推行,一直到很多年後,才有人覺,劁豬之後可以讓豬不再暴躁。

所謂飽暖思那啥,豬這樣的牲畜,若是劁了之後,便不在有繁育的慾望,可以安心長膘,基本上可以多長几百斤。

徐臻見過這個時代的豬,大多都很瘦,而且不好飼養,總是在想交配而生後嗣,有時甚至思到無法進食,所以到待宰的時候,都不是很肥碩。

今日一去,便是先推廣此法,讓董訪在境內推行,培養些劁豬匠,最好是讓懂得用醫刀的行腳來教導。

日後各個村裡有了劁豬匠,明年再增養一些豬,保留種豬,來年可得多少豬肉。

增產的肉類,就可以讓人活得更好,身體更加強壯。

就不光是靠穀物米糧來維持飽腹那麼單一了。

或許,食物的種類增多些,吃食豐沛一些,家貧百姓一樣能夠增強體質,鄉勇勐士可變得頗為悍勐,女子體態更矯健。

不過,這些認知,蔡琰估計再看十年的百姓疾苦,估計也不會知曉,徐臻也自然不能明言。

徐臻溫文爾雅的略微拱手,道“既如此,姑娘跟著一同去吧……”

他上了馬車。

諸葛亮正在等待徐臻續上方才的話,是以一直跪坐在蒲團上寧靜等待。

徐臻落座後,他接著問道“君侯請繼續,米糧入倉以飽腹,肉糜增產以多食,胡市相通引香料,概以當初絲綢路為主。”

“方才說到這。”

光是這一句,已經很難了。

如今數年之功,也才只有幾個州郡達到了米糧入倉以飽腹而已。

更多的州郡,宛若涼州、雍州、幷州等地的百姓,大多都還在食不果腹,難以溫飽,百姓流離失所不得安置。

徐臻當初所言的“固安”之所的理念,與戲志才方略相合,到現今為止,也當真只有曹氏所在的領土有此等跡象。

百姓更加安居樂業,不肯離此而去。

如此,方才有現如今曹氏的威望。

徐臻嘆了口氣道“接下來,便是重以肉食養殖,便要以豬為主。”

他順著此話,將劁豬的好處以及難處全都說了出來。

諸葛亮聽得很是認真,時而眉頭緊皺,細細思索,時而暢想而來,心中似乎有所預見,而到最後,他很冷靜的提出一個關鍵問題,“現下,有何人會劁豬?”

徐臻微微後仰坐正了身子,認真的道“我會。”

他武力很高,而且多種武器的熟練度都已經達到極高的技藝。

這武力的強大不光是體現在氣力上,很多精細的手藝活都可以掌控,比如劁豬。

割腹將豬用於生育之器挖出。

而後還要縫合上藥,這些大概徐臻都已經在心中設想過了。

唯一缺少的就是麻沸散,若是能弄點來就好了。

可惜的是,不知道華佗現在遊方到什麼地方給人治病去了,等他到許都去投奔的時候,必然要請來一觀的。

徐臻想起了最近的許多事,背後都有玄德公的影子,心裡忽然多了幾分不悅,找到華佗,他倒是可以在暗中稍稍做點什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