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徐伯文這是氣功,能氣死個人!

“呵呵呵,伯文喜好問問題,玄德倒是可解答一番。”

這話說明,曹操也想問。

主要是看劉備錯愕的模樣挺有意思。

仔細想來,哪有人這麼問話的,這不是衝上去撕破傷口撒鹽嘛。

劉備沉默了片刻,情緒好像被這一句問話打斷了。

一時間頗為迷茫。

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拱手道“當時,是我聽聞徐州有難,方才想來救徐州百姓。”

“哪有,”徐臻嘴角一撇頓時說道“子龍都告訴我了,乃是因為公孫瓚軟禁了劉幽州,觸犯了民意,當時好似許多將領都在反對,勸他放劉幽州回去。”

“誰知兩人的矛盾早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時候,故而那個時候,許多本身跟隨公孫將軍之人也都失望而走。”

徐臻侃侃而談,說得極為篤定,這也不是猜測之語,此話乃是真真切切出自趙雲之口。

知道這些事情後,徐臻很多不理解的事情也就瞬間通透了。

“那就不奇怪了,”曹操恍然大悟,只裝作剛剛聽過這件事一樣,其實已經在偷看劉備了。

這場景,還真有意思。

徐伯文氣起人來一點不含湖,嘴毒……他這恐怕是氣功。

“那你都知——”

這一刻劉備差點沒直接站起來,看了一眼旁邊的典韋后又很敏捷的警醒坐下。

同時話到嘴邊馬上又咽了下去,微微臉紅了一下,找回了以往尋常氣度的儒雅,接著澹笑道“伯文所言極是,當初的確是如此。”

“不過,備與他人不同,主要是聽聞徐州百姓恐遭屠戮,有大禍臨頭。”

說完,又對曹操露出了敬佩的笑容,“誰能想到,曹公竟然是有如此心胸,仁德待民到如此地步,以開倉放糧接濟遭戰禍之民,其愛民之心令備心中慚愧,是以後來當即棄暗投明,奔赴明公麾下。”

“如今也已數年矣。”

曹操聞言大為寬慰,迄今為止,他依舊還深刻的認為,這是他所做的為數不多的正確之事。

“嗯……罷了,此都是陳年舊事,不說也罷,談及公孫瓚,此人十年在外戍邊,組建白馬義從,當真也是不可一世之人。”

據說,當時公孫瓚還是家中庶子,不得待見,故故而遠走邊境揚名,因其貌美聲洪,舉止勇武,每每作戰必大喝而敵,得麾下將士愛戴。

是以在數年之內聲名鵲起,得到了附近豪士的擁戴,都盡皆跟隨其後,也就成了後來的白馬義從。

趙雲去的時候,公孫瓚早已聲名遠播,是以他並不算得重用,只是麾下騎兵統率之一。

“卻沒想到,袁紹竟能將之擊潰。”

“唉,”劉備跟著嘆了口氣,“此乃是,人心淪喪也,伯珪兄長若非是走錯此著,怎會到這等境地。”

“他與劉幽州向來不和,沒想到直至最後依舊還在爭奪,劉幽州有賢君之風範,哪怕是當初袁紹要推他做東邊的天子,百姓居然也是擁戴的。”

“如此民意,當真是世所罕見。”

“嗯,不錯!”曹操此時心中有所感念,不由得也逐漸微笑起來,劉備的這番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人心,何其重要也。

曹操當年以為是人才、是大勢所在,方為大業之本,自從在徐州嚐到了人心所向的甘甜,怎麼都捨棄不掉了。

民心,有時候比兵馬還要銳利,而天子的詔令,也同樣如此。

此刻,幾人一邊吃食,一邊煮酒而言。

一邊也是在閒談雜敘,從公孫瓚而起,聊到了幽州的風土人情,還有獨特的鹽市與魚市,若是與外族通商,每年我換取的錢糧極多。

而且現在,盧龍塞外的馬很不好養,因草不生長,不如幷州、西涼、河北等地的放牧達,所以那些靠馬生存的外族,都羸弱不堪。

自然打幾次,他們就會上貢,以祈求換取和平,或者低價進行貿易往來,白白讓幽州賺取錢財資源。

說到這,曹操還是頗為欣慰。

“當今英雄輩出,雖群雄割據,而諸侯混戰,但終究還是內鬥。”

曹操輕笑了一聲,不屑言道“如今佔據諸地的諸侯將軍,任何一人打出去,同樣可令周邊宵小鼠類臣服,此乃戰亂之中,不幸之萬幸也。”

徐臻深以為然。

國恆因弱滅,唯漢以強亡。

這句話真不是吹出來的,大漢即便是在禍亂,真正被入侵反而是司馬氏之禍。

當然,也可能是這戰亂的年代,死了太多的英雄豪傑,還有人口。

戰亂越長,人口損傷自然也就越多,如此不利於休養生息。

劉備聞言卻還是感慨,“英雄雖多,但卻都各自為營,不可一同扶漢,如若此時迴歸漢廷,不出十年便可重回盛世也,自當還有百族來朝。”

“哈哈哈!”曹操知道這話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如今所有的諸侯都不會歸附,唯一能重回一統之路,只有靠戰!

“玄德老弟,此話說來,有些過於天真也,既然提到了天下英雄,在你看來,何人可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