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章 公正不阿徐伯文,居然為我言!

張合到來時,雖五花大綁,但雙腿還可得立,是以筆直的站在曹操眼前,臉色可謂不卑不亢,神情無懼無畏。

曹操一看此人氣色,便知曉有上將之姿,和顏良文丑那等莽夫不可同日而語。

當即笑道“將軍,可謂是被袁紹所棄?當了清河城的替死鬼,讓他得以撤離。”

“不過,此時我若是可去追,一樣還可追上,你只阻攔了我半個時辰而已,他袁紹押著數十萬人,沿途前後分兵相護,又豈能走得遠?”

“恐怕,等我追上之後將袁紹一番劫掠,他還要罵將軍軟弱無能,守不住數個時辰。”

張合沉默不語。

主要是曹操這話他覺得有可能真會生,主公性格就這樣,自上而下號施令習慣了,總能著眼於大局,少有得見著眼於眼前的目光。

他能居高臨下出一道命令,那自己手底下這三千多兄弟就必須死至最後一人方可最大限度阻攔,否則便是無能。

想法是好的,只是張合在守城時看了一眼兄弟們疲憊的面龐,不忍再無謂死鬥下去,只能在城門被破,城頭早被先登的時候,便立即束手就擒,不再負隅頑抗,保住了餘下千名將士的性命。

在張合看來,即便最後曹操要殺他們來立威,也可以少殺點人,放過大多數兄弟。

他也不奢望曹操會招降,因為在他張合的指揮下,已經讓曹軍多死了至少三萬人。

這點功績雖然拿不出手,但張合認為定然會令曹氏的那些個將軍憎恨,所以想要入麾下做降將並不容易,哪怕是真降了以後也是處處受擠兌。

但曹操說的這話,幾乎是將袁紹的心思坦白攤開在了明面上,讓張合心裡又是撕破了數道血淋淋的傷口。

許攸這時候走出來笑道“俊乂將軍,袁紹如此對你,你卻還要甘心為他而死,何等不值,我等自亂世起,追隨明主以求平定,後得功績安家立命,如今我家已毀,唯有獻定功勞。”

“我勸將軍莫要赴死,即便你不願與袁紹為敵,大可先行去南方為將,到別處募兵,不必將訊息傳出,只當袁紹認為你已戰死,就當還了他的恩情便是。”

“這……”

說實話,張合被這一番話說得有點心動,甚至是鼻頭一酸略微有些感動。

他全家都被殺了,居然還在這裡為我全家著想。

“俊乂將軍,你與高覽,領軍作戰之能於顏良文丑,而鞠義則是夷族血脈有馬背民族的作風頗為獨特,實際上真正該為大將者,應當是你才對。”

“可結果到現在,將軍也未曾名震天下,不過為河北名將而已?”

張合對此確實有些怨氣,但若是叫他歸降去南方,他也還是覺得不能安穩,哪怕是日後救回了家人,處境也未必會好。

恐怕也只有救下的這一千兄弟會將自己當做恩人,其餘之人又何嘗會有好臉色。

細數之下,從官渡開始,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于禁、徐晃等人相繼交手過,與徐伯文也有過多次交手,這些都是曹操手底下的名將名流。

說白了,大戰均是互有勝負,肯定會有仇怨在心中,若是去了怎麼可能不受排擠,再者說了,現在歸降毫無價值,乃是戰敗而降。

不算功績,又不讓他打袁紹立功,自然也不可能再立功,這也就意味著沒有機會提高地位。

想到這,張合還是嘆了口氣,道“餘生無望,無須再奔求什麼,還請丞相賜在下一死,好保全家人榮華安寧。”

“嘿嘿,”曹操頓時後仰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微微點頭,“你束手就擒,是自知抵擋不了太久,為了麾下一千餘兄弟得安生。”

“如今不肯歸降我麾下,是擔心日後遭人排擠晚年悽慘。”

張合心思一下全被看穿,於是幾乎無話可說,只能默不作聲的低下頭去,很早就曾聽說過曹操是位極其善於看破人心的雄主,方才能知人善任。

卻沒想到思緒如此極迅捷,一下就能看透自己心思,可惜的是當年他不在河北,未能早遇,否則如今定也能有大功績在身,深得倚重。

不至於在光鮮袁氏之下埋沒,即便是諸多將軍前列,張合卻明白自己不算真正得倚重之將。

“不說話,就算我猜對了。”

曹操揹著手走到他面前,神情還十分輕鬆悠閒,好似並沒因為勸說張合的事而感到憂心,他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這是用的帛布書寫,上面的署名是徐臻。

字跡書法已經頗具神韻,這些年進步很大。

曹操叫人給張合鬆綁,然後將書信送到了他面前,這個時候張合都有點懵逼了。

他不怕我直接再叛,復而殺人嗎?還是欲擒故縱?

這個曹操,心這麼大,還是說他的胸懷很大,人極有自信?

這個世界上的主公諸侯,哪裡有第二個人敢這麼幹,在張合的印象裡,袁紹是絕對不敢這麼面對一個降將,而且是曾經與麾下很多將軍都勢均力敵的將軍。

在迷茫中,張合還是雙手接過了帛書,攤開在手中一看,當即臉色動容。

曹操同時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伯文直言,他的精銳在你的手中多折損了不下七千人,陽平圍城的時候,差一點被你攻下,光憑這兩項戰績,君一人可勝過十萬雄兵,請我務必要招攬於麾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