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臻,會說話多說點!

六月,徹底穩固了冀、青兩地的軍情,徐臻隨曹操的中軍回許都,前線戰事交由曹仁坐鎮。

徐臻在清河郡建立了衙署,也就是相當於之前刺史部的職責之地,按部就班的將宅院搭建出來。

重建清河城。

這句話要付出代價還是很大。

比徐臻等人先回到許都的,就是他在晚宴上所說,請曹操進魏公的話,這番話應當會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袁紹落幕之後,天下當再找不出一個能與曹氏比肩的諸侯,確切的說是,找不出一個比吞併袁紹之後的曹氏更大的諸侯。

所以徐臻剛剛回到許都還沒來得及回府邸休息,就被一人在門前拱手相請。

“尚書令荀或!請君侯入府一敘。”

荀或身著黑袍,頭戴冠帽,這些年理政的操勞在他臉上留下了斑駁痕跡,臉上滿是皺紋,身材還是瘦弱,腰桿筆直,面龐有剛毅嚴肅之感。

徐臻正在蹬階進府,聽見這話揮了揮手讓賈詡繼續進去,留下許褚、典韋在側護衛,轉身下來對荀或鞠躬行禮,輕聲道“兄長,何必如此客氣。”

“場合不宜拉近關係,請君侯入府乃是有要事相商,親身來請,還往君侯隨在下一同前去。”

“好吧。”

徐臻和典韋、許褚相繼對視了一眼,荀或的人品本來就值得信任,這些年又頗有恩德,勞苦功高不說,對徐臻極好。

從許都出來的很多關於錢財的調令,基本上都是荀或親自籤,所以對荀或也會稍稍特殊些,不會如其他人一般這麼公事公辦。

許褚和典韋也對荀或尊敬,不是因為他的身份,也不是因其家族荀氏這麼多年曾經有過多少門生故吏。

就是單純的喜歡荀或的作風,從來不會中飽私囊,在律己方面也高度和徐臻看齊,留香君子之名,許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徐臻上了馬車,隨荀或回了府邸,意外的是今日戲志才和郭嘉也在。

這個時候徐臻才勐然回想起來,這麼多年幾乎都忘了,他們三個以前也是老友來著,郭嘉偷偷於潁川賦閒之時,暗中結交了非常多的名人志士,其中荀或便是最為欣賞他的人之一。

當然,再很小的時候兩人就早已相識,不過那時候還是盛世,誰能想得到日後兩人的地位都可達到這世間舉重之地。

席間酒過三巡,戲志才和郭嘉、典韋在推杯換盞,徐臻與荀或只是用茶水而代。

吃這個飯自然都明白是何意,連校事府府君郭奉孝都在這裡,當然也沒什麼好躲躲藏藏的,這可能是非常光明磊落的一頓飯了。

氣氛差不多的時候,荀或嘴巴微微動了一下,展顏而笑,對徐臻拱手道“伯文,我聽說了你在鄴城所說的那番話,其實特意想來證實。”

“以清河為治所,讓鄴城,乃至整個魏郡為封地,是吧?”

“你進言,請丞相進魏公,心中可是有什麼期盼?”

在這個話題面前,其他的閒聊當然都顯得累贅了,所以郭嘉和戲志才也都不怎麼說話喝酒,只是在慢慢的聆聽。

徐臻想了想,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兄長家中可有藏書古卷?”

荀或沉默了片刻,點頭道“有的,如果伯文需要的話,我可借給你一觀。”

“有多少全部都賣給我吧。”

為何忽然特意提起這種事情,荀或一時心中還沒想明白,不過徐臻這話倒是讓他稍稍冷靜了下來,至少明白了徐臻現在不想和他聊這個話題。

而且,或許還有點別的隱喻也不一定。

“要買我家中藏書?”

“買書做何事?”

“辦學啊,”徐臻微笑了起來,“學問藏於家中,談何天下為公。”

“兄長一心為天下百姓是真,但百姓只能在家裡耕種嗎?按照以往的種地屯田之法,他們世世代代都只能做農民。”

“而所謂的人才賢者,不過都是在一堆人裡面出來,大漢最多時過億之人,出文武賢才的沃土不過百萬。”

“可是就已經能夠早就四百年星漢燦爛,若是這沃土能有千萬,會否更好呢?”

荀或正想要回答一句以盛世當以德行為而不重才學,徐臻沒等他回答連忙擺手,接著說道

“盛世還好,如今亂世數十年,死了不知多少人了,若還是從這些人裡出,日後還能出多少英雄文武之輩。”

“亂世英雄何其多,出來一人雄主決定了天下走勢,待再無人爭鋒的時候便可得定乾坤之事,那個時候,諸位兄長想想應該再藏家學於深院,還是應當以天下百姓為荒土多為開墾?”

“亂世死去了越多的英豪,就意味著接下來誕生之人不會再比他們厲害,因為一路不平已經被我們踏過去了,譬如大漢不可能再有第二個袁氏,少的就一個四世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