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喜得二將

……

知道李衍是替天行道的義匪。

又欠了李衍救命的因果。

因此,在阮小七的勸說下,廣慧成了李衍的親隨,跟武松和阮小七一塊護送李衍北上。

一行人又走了十餘日,來到了滄州境內。

雖然李衍取代王倫成為水泊梁山之主,但水泊梁山最開始的啟動資金仍是王倫從柴進那得到的。

也就是說,柴進仍是水泊梁山的恩人。

加上,柴進在江湖上極為有影響力,如果跟柴進交好,能大大增加李衍的名氣。

所以,一進入滄州地界,李衍就帶著阮小七等人直奔柴進的莊子而去,準備拜見柴進。

路過集市時,李衍其實想給柴進買點禮物!

可一想到,柴進是大周柴世宗的子孫,自陳橋讓位,趙匡胤就賜與他家誓書鐵券,積世大富之家,可以說窮得就剩錢了,自己這大半年雖然發展的還不錯,又劫了生辰綱、得了張青和孫二孃不少錢銀,但跟柴進這個大土豪相比,恐怕仍是跟乞丐無異!

問阮小七、武松、廣慧。

阮小七說:“好漢相交講得就是個意氣相投,送禮物做甚,平白壞了哥哥與柴大官人的義氣!”

廣慧道:“灑家在江湖上行走,多聽聞這柴大官人與那山東及時雨具是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的奢遮之人,想來他二人必不是錢銀可交之人。”

武松也道:“我也多聞此二人乃仗義疏財扶危濟困的好漢,哥哥與他二人乃同道之人,想來不需禮物也能肝膽相照。”

見阮小七、廣慧、武松都這麼說,李衍也就不再糾結,只是買了一些較為常見的禮物,讓五個哨探提上——禮物的價值是一回事,買不買是另一回事,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走出三二里,見座大石橋。

過得橋來,一條平坦大路,早望見綠柳陰中顯出那座莊院。

四下一條澗河,兩岸邊都是垂楊大樹,樹陰中一遭粉牆。

轉彎來到莊前,看時,好個大莊院!

但見:

門迎黃道,山接青龍。萬枝桃綻武陵溪,千樹花開金谷苑。聚賢堂上,四時有不謝奇花;百卉廳前,八節賽長春佳景。堂懸敕額金牌,家有誓書鐵券。朱甍碧瓦,掩映著九級高堂;畫棟雕樑,真乃是三微精舍。不是當朝勳戚第,也應前代帝王家。

又走了半里多,迎面走來了兩條狼狽又愁眉不展的大漢。

兩個大漢具是身高八尺、膀闊腰圓,其一,兩道九轉獅子硃砂眉,如通兩鬢,一對環眼,皂白分明;另一,滿頭黃髮,面似鑌州鐵,闊口裂腮,一鬢落腮鬍子茬。

見二人相貌不凡,李衍拱手道:“二位兄弟請留步!”

兩個大漢見李衍氣度不凡,又見李衍身邊使應俱多,還禮道:“大官人請了。”

李衍問:“請問二位兄弟可是柴大官人的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