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二章 開始不好帶了

……

雖然來之前林沖已經儘量將水泊梁山的馬往好想了,可他還是低估了水泊梁山的一百四十餘匹好馬!

林沖一一撫摸這些馬,道:“這些馬,不是役馬,大多是地道的北地戰馬,稍加訓練就能上戰場,寨主……哥哥,這馬是哪來的?”

鄧飛替李衍答道:“哥哥前段時間北上結識了一夥馬販子,這馬就是他們販賣給咱們的,他們還會陸續販來,可惜他們實力有限,一次最多能帶來三五十匹,不過好在長遠。”

聽鄧飛說這樣的好馬還會再有,林沖心中一動,暗道:“要是能統帥一兩營馬軍,我亦做到了正將之職,他日若蒙招安,也算是有了進身之資。”

念及至此,林沖的心思活分起來!

突然間想到朝廷還有高俅那個奸妄,林沖剛剛熱起來的心,又迅速涼了下去!

不過並不是說林沖就不想當這個馬都都頭,相反,看到這些好馬之後,林沖再也抑制不住他那棵功利心!

說到底,林沖還是那個渴望帶兵建功立業然後出人頭地的林沖。

其實這也不怪林沖。

宋神宗時,主掌訓練的軍職人員依次有:巡教使臣、都教頭、教頭。

巡教使臣屬軍官,因為使臣是八九品的低階武官,在“使臣”之前可冠以各種名目。

低於使臣的軍階就是無品的軍吏了。

都教頭比教頭稍高,最初設定是以兩千五到五千比一的比例抽調武藝高強者任都教頭。

教頭,最初出現在宋代軍中是出於范仲淹的命令,“每指揮選少壯勇健者二十五人,先教之以弓弩、短兵,俟其技精,則補為教頭,每人卻俾分教十人,以次相授”——也就是說士兵以十到二十比一選取出來,作為教習武藝的教頭。

然而這時只是臨時性的練武標兵類崗位,沒有正式編制。

到了宋神宗時才逐漸有了專職的教頭,如:

“開封府界、京東、西將下兵,每十人取一人,令所差去教頭習馬射。”——這是先十比一選出士兵,再集合接受教頭訓練。

“於開封府界、京東西二十六將下各選差少壯輕捷性格可教兵級八人,押赴提舉教習馬軍所教成”、“諸將下牌手步人,每將選蹻捷五人赴步軍司”——大約是每幾百人選拔出一人,受訓成為教頭。然後再分批次對被抽調計程車兵進行訓練。平均下來,每個教頭每次教習計程車兵也只有幾十人。

除了訓練禁軍,教頭還有一個任務是訓練義勇、保甲民兵。

某次對開封府界的保長進行集中軍訓,從禁軍中抽調訓練人員,僅開封一地一次就選派了“禁軍教頭二百七十,都教頭三十,使臣十”——藉此也可大致知道巡教使臣、都教頭、教頭的人數比例。

而教出來的保長回鄉以後訓練保甲民兵,也可稱為“教頭”——當然,這就不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範疇了。

按照上述幾百比一的選拔標準,禁軍中不說有上千個教頭,大幾百總是有的。

“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拎出來說,充其量也就是個高階士官,按照後世的劃分,屬於專業技術士官,充其量就是一個上士,不屬於幹部序列。

對於擁有一身好武藝的林沖而言,當這麼一個除了名好聽一無是處的上士,怎能甘心?怎能不渴望帶兵憑他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

又一一檢視了一會馬匹,林沖道:“這些馬照顧的真好,山上定是有懂馬的高人,求哥哥帶我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