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二)

……

宋理宗為何不將李綱和岳飛弄進昭勳閣?

那是因為宋理宗認為李綱和岳飛不夠資格。

不可否認,不論是李綱,還是岳飛,都是當世之忠臣,也都算有能力。

但他們的功勞真沒到進入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列。

因為宣傳的關係,也因為同情的關係,他們被誇大了很多,尤其是後者。

實際上,他們的功勞不說跟整個宋朝的功臣相比,就是跟他們同期的功臣相比,都不是拔尖的。

咱們先說李綱。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時,李綱任京城四壁守禦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

這是李綱最大的功績。

不過不久李綱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趙構即位之初,一度起用李綱為相,李綱也曾力圖革新內政,但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

紹興二年,李綱再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

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採納。

從李綱的這份履歷上來看,李綱確實是硬骨頭,也確實是忠心耿耿的忠臣,但他卻不是宰相之才。

有人不服,認為這是趙構軟弱,才使得李綱鬥不過那些投降派,最終起起落落。

這麼說,其實對趙構多少有些不公平,因為皇位是從張邦昌那得來的而不是從上一任皇帝趙桓那得來的,趙構那個皇帝其實名不正言不順,因此皇位極為不穩,也就是說,那時趙構自己都只是勉強支撐,如履薄冰。

而李綱身為宰相,不僅不能幫趙構穩定政局,還帶頭跟吳敏等人鬥個不停,令本就在風雨之中的南宋隨時都有土崩瓦解之勢。

當然,這也不全是李綱之錯,因為那時的時局就是那樣,主戰與主和的打成一團,李綱只是因為太過剛強不知變通而沒有處理好這些事。

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宋孝宗趙昚評李綱:“志廣才疏,其張浚之徒歟。”

這個評價其實有些過了,甚至有些沒良心,李綱和張浚都是一心為南宋,沒有他們,南宋早就沒了。

但是,趙昚的評價雖過,但也能說明,李綱和張浚其實不具備宰相之才。

李綱被罷免宰相之職後,趙構一連換了黃潛善、汪伯彥、朱勝非、呂頤浩、杜充、範宗尹六位宰相,可無一人能長時間在位,也無一人取得太大的成績,甚至無一人能讓南宋穩定,以至於南宋時時都有被金國滅國之險,直至趙鼎上位。

趙鼎也跟李綱一樣主戰,但與李綱不同的是,趙鼎沒那麼尖銳,能非常好的處理主戰與主和之間的關係,並能在南宋的一眾武將之中挑出岳飛等有能力的武將大力支援。

趙鼎在宰相之位的那幾年,南宋大舉反攻,趙鼎兩次輔助趙構親征都取得了大勝,令趙構終於坐穩了皇位,又鎮撫建康,南宋才沒了安全無患,終有中興之像。

所以說,趙鼎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

可惜,後來趙構不想再打了,趙鼎又建議沒兒子的趙構立太子穩定人心,被秦檜趁機排擠,失去了相位。

這裡得為趙鼎解釋一句。

趙鼎也不是一味的無腦主戰,也不像岳飛一樣要什麼直搗黃龍府,事實上那時趙鼎也看出來了,南宋不能再打了。

所以,在此以前,王倫出使金國,聽從趙鼎的指使,問禮數,就以君臣之分已定作答;問地界,就以大河為界作答。

也就是說,趙鼎只是不想盲目和談,是想劃黃河為界,而不是劃長江而治。

總而言之,趙鼎無愧於“南宋中興賢相之首”之名。

再來說幾句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