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八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

……

盧俊義只在水泊梁山待了三日,便下山了。

盧俊義沒再向李衍提出挑戰。

因為沒這個必要了。

楊再興現在就可以跟他打成平手,未來必然要強過於他。

再說李衍。

雖說沒真跟李衍交手,但僅那一棍,盧俊義就已經判斷出來了李衍的力氣要遠遠大於他和楊再興。

而有這麼大的力氣,只要李衍的武藝不差,就不是他和楊再興可以匹敵的。

一力降十會。

力大到了李衍這種地步,招式反而不重要了。

他們跟李衍交手,必將處處受制,十成的武藝可能連五成都使不出來。

此消彼長之下,他們是不可能戰勝李衍的。

盧俊義感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興許十幾年後那個楊再興也許能與大都督一戰,我此生怕是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在山上待的這幾日,盧俊義又與孫安、王寅、李天錫等人分別比試了次,發現水泊梁山果然是臥虎藏龍,林沖的確連三甲之列都排不進去。

同時,盧俊義又受水泊梁山那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所染,差點直接投了李衍。

不過——

最後盧俊義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盧俊義隱隱感覺到,李衍可能有不臣之心。

如今大宋內憂外患,河北田虎、淮西王慶魚肉百姓,西邊的西夏、北方的金國和遼國虎視眈眈。

而朝廷又重視文治不重武功。

加之朝廷腐敗,貪官遍地,國家積貧積弱。

以至於猛士奇缺。

在此背景下,盧俊義雖身不入官籍,僅是一個在野的員外,卻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練就一身武藝,為的就是殫赤心報國建立功勳。

這也是為什麼盧俊義中了吳用的計謀後被賺上二龍山而誓死不願落草,還說:“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可見盧俊義的正統思想之重——雖然“大宋”並沒有把他看到眼裡,但他卻對“大宋”一往情深。

可惜!

盧俊義是不幸的,儘管他名震京師,當局者卻偏偏不用他。

撫今追昔,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因小人當道,或埋沒鄉梓齎志以終,或走投無路浪跡天涯,或萬般無奈奔投敵營,或遭到誣陷蒙冤受屈,或身陷囹圄慘遭殺戮,悲乎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