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不想成為第二個田虎

……

得知宋軍打破武鄉縣,李衍當即下令:升韓世忠和吳玠為統領,韓世忠帶本部人馬(韓世忠暫帶的五營人馬和六萬晉軍)守衛晉寧府城,吳玠帶領本部人馬(吳玠暫帶的五營人馬和六萬晉軍)前往汾陽府駐守並接應晉國軍民。

又過了二十幾日,李衍便聽聞,威勝城破,田虎為童貫所殺。

對此,李衍面向威勝方面站了足足一個時辰,然後對被房學度的親信送來的田定道:“我會保你一生富貴的。”

在這之後,晉國軍民像潮水一般湧向晉寧府。

萬幸!

田豹戰死,房學度接過晉軍的指揮權,親帶二十萬大軍在綿山殿後,這樣晉軍才沒有出現大潰敗的情況。

房學度在綿山堅守了二十餘日,糧草無法為繼,便讓晉軍分批撤往汾陽府,然後與吳玠匯合成一路,堅守汾陽府。

另一邊,許貫忠、樂和帶領第一軍政治部和參謀部的一眾人等以及晉國的文武百官組織晉國民眾不分日夜的從踏白軍開闢出來的那條小道逃往運河邊上,然後蹬上梁山水軍的船隊從運河進入黃河走水路前往山東,之後再分批前往羊口港,再之後由日不落艦隊送往臺灣郡。

這個過程,說起來很簡單,實施起來卻很困難。

首先,踏白軍開闢出來的那條小道太難走。

這條小道,白天走,都險象環生,更何況是黑天走?

後來粗略估計一下,至少有上千人喪生在這條路上。

有人可能會說,那就全都白天走唄。

開甚麼玩笑,他們撤退的時間,可全都是拿人命堆出來的,耽誤一天,死的可能就不指一千。

而這可是大幾十萬人的大轉移,所花的時間,何止十天二十天。

其次,水路也不好走。

這兩年黃河數次決堤,水道全都變了。

雖然梁山水軍已經探出來了一條可行的水路,可是其中幾段必須得旱地行船才能過去,哪像以前,一帆抵達。

更重要的是,這段水路,還路過河南,甚至是從開封府邊上過去,梁山水軍還得謹防宋軍突然殺出,劫下他們。

再次,如果說黃河中下流還能走水路,那麼到了黃河下流,水路就被毀得完全不能走了,所以這段路只能是棄船從陸地上遷移。

總而言之,轉移這大幾十萬人,是需要費很大的力氣的。

不過,雖說艱難,但李衍仍堅持轉移這大幾十萬人。

不說其他的,只看田虎那三四十萬人馬,李衍就不能不費這個力氣。

三四十萬人馬啊,就算是十取一,李衍都能得三四萬精兵。

剩下的,也都是優良的勞動力。

過程不再多述。

歷時了近兩個月時間,願意轉移的晉國軍民就全都撤出了晉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