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二章 活路

……

東線靠著強兵猛將以及善謀之士暫時穩住了。

可西線怎麼辦?

西線,宋軍楊可世、劉鎮部如今不分白天黑夜拼命攻打昱嶺關,也是岌岌可危。

守將龐萬春已經多次求援。

方臘也派了呂師囊、裘日新等人帶著五萬大軍去救援。

可雖然是這樣,昱嶺關恐怕仍朝不保夕。

……

清溪縣,摩尼教的聖殿。

陳箍桶一拜在地,道:“聖公,睦州和歙州只要有一地不保,清溪必遭大軍攻打,所以,務必再給東線加派兩萬人馬,另外請梁山第四廂火速增援西線!”

不久前,繼秀州、蘇州、杭州失守之後,衢州也失守了,義軍將領鄭魔王被俘,隨後婺州也失陷,與此同時,童貫親率大軍乘勝追擊,水陸並進,很快就收復了其他起義軍佔領的城池,令方臘起義軍全都向清溪縣方向潰敗。

其實,方臘義軍敗得如此之快,主要還是怨方臘一夥自己。

雖然方臘一夥藉助宗教和民眾對宋國朝廷的反抗情緒組織起了政權,但是其組織並不嚴密,也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

對所俘虜的地方官吏,方臘一夥又不分青紅皂白,定要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肺腸,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用各種辦法折磨他們,討還血債,以解心頭恨,這種殘酷的報復手段也使得方臘義軍的發展受到了很大制約。

再有,方臘一夥用義軍來管理他所佔領的地區,而這些義軍中的兵卒,尤其是義軍中的地痞無賴,大肆為害鄉里,更有甚者,燒房舍,掠金帛、女子,誘逼良民加入起義軍,可以說姦淫擄掠無所不幹,搞得生靈塗炭,怨聲載道,以至於失去了民心。

這還只是方臘一邊的原因。

再說宋軍那邊。

童貫是奷臣不假,他貪財,好大喜功,任人為私,但縱觀童貫這一生,尤其是到目前為止,童貫其實無愧於他的職務。

因助蔡京第二次蹬上宰相之位,童貫得以擔任西軍的監軍。

爾後,趙佶派王厚、童貫率軍西征青唐羌,收復失地,宋軍兵鋒直指青海湖。

在監軍任上,童貫並沒有掣肘主帥王厚,反倒是違背皇帝旨意,支援主帥王厚出兵交戰,兩人一舉收復了青唐地區,令北宋的版圖擴大了不少。

童貫的軍事能力和膽識已可見一斑。

之後,童貫率軍攻打過吐蕃,攻打過西夏,戰功顯赫,威震西北。

就事論事,如果不是因為方臘起義爆發,以及之後的收復燕雲十六州和北宋滅亡一事,童貫沒準都能收復西夏——此前,宋夏一直爭奪橫山地區(此地是西夏能存在的關鍵之地,因為一直不能過橫山天險,宋朝才不能收復西夏),後來宋朝採取“構築堡寨、步步為營”的戰略戰術,西夏則針鋒相對,築城守險寸土不讓,童貫,至少是在童貫任期內,宋軍開始佔了上風,甚至眼見就要徹底佔領橫山地區,再接下來收復西夏可能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可也就在這時,宋朝內部的問題頻發,最主要的就是爆發了方臘起義,最終只能將準備收復西夏的西軍調走到處滅火,可以說是功虧一簣。

總而言之,童貫其實還是很能打的。

方臘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但其主要原因是基於宋朝的軍隊設定。

宋朝的地方軍隊,也就是廂軍,多為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可言。

在這樣的軍隊面前,農民起義軍自然能夠憑藉人數優勢和對朝廷的恨意摧枯拉朽,風捲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