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七章 形勢大好

……

透過審問俘虜,以及派哨探和細作調查,童貫等人很快便得知,固守溫州港包括之前守歙州城和清溪縣城的都是梁山軍,而梁山軍現在之所以固守溫州港,就是為了轉移方臘義軍和不服教官的暴民。

童貫與手下一眾幕僚和手下一眾大將商量了一番之後,得出一個結論:李衍目前並沒有佔據東南之心,之所以盤踞在溫州港不肯走,只是想擄掠人口,等梁山軍將想運走的人口運完,就會主動撤軍。

童貫接到的命令是,剿滅方臘這夥反賊,恢復東南地區的秩序,並沒有跟梁山軍開戰,因此,只要將方臘這夥反賊剿滅,他就立有不世大功,實在是沒必要招惹李衍。

而且,童貫心裡非常清楚,趙佶是極力避免跟李衍開戰的,因為趙佶很怕這會演變成全面戰爭,那樣對大宋而言,將會是另一場方臘之禍(趙佶君臣認為的)——至於為甚麼要拔掉水泊梁山這個李衍在宋國的據點,一是因為水泊梁山離東京實在太近了,不拔掉,趙佶君臣寢食難安,二是因為趙佶君臣想徹底斷了李衍攻佔大宋領土的念頭。

所以,童貫不想也不能跟李衍再戰了。

另一方面,西軍眾將也不想跟梁山軍再戰。

跟梁山軍交手的這幾次,西軍可以說是一點便宜都沒戰著,還死傷了數萬精銳。

因此,西軍有些怕跟梁山軍交手,哪怕他們也殺死殺傷了梁山軍一兩萬人。

而且,自從出陝以來的這小兩年時間,他們西軍一直在打,可以說是一直從北打到南,真是師老兵疲。

所以,面對這場可打可不打之戰,西軍從上到下都是真心不想打。

從統帥到戰將再到士卒都不想再打了,進而導致,追到了溫州港之後,宋軍就停止不前,只做一做進攻的樣子,並且還不敢做得太過。

第四廂這邊。

幾場大戰下來,也是折損過半,現在得有一大半是新兵,因此也不想再打了。

更為重要的是,第四廂接到的命令是,護衛方臘義軍撤離東南,並不是跟宋軍開戰。

所以,第四廂也沒有挑釁宋軍。

這就導致,宋軍和梁山軍之間達成了一個不再戰的默契。

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日不落艦隊終於將方臘義軍和願意跟梁山軍一塊走的東南民眾都運走了,然後第四廂也撤離了溫州港。

宋軍隨後收復了溫州港,東南終於全面收復。

童貫率大軍戡亂取得全面勝利,凱旋而歸。

回到朝中不久,童貫就發現,朝廷又設定了一個應奉司,收取花石如故。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幾個月前蔡京曾來看望趙佶,見趙佶竟然開始緊衣縮食,大為不解。

趙佶告訴蔡京:“現在朝廷財力不足,各種用度,都已經裁減了。”

蔡京道:“天下財富甚多,奉養陛下一人,不是輕而易舉?”

蔡京此舉,其實是直指王黼。

趙佶用蔡京和王黼治理天下,並不只是因為此二人會溜鬚拍馬和言聽計從,更為重要的是此二人都有一個長處——會斂財供趙佶揮霍。

想當初,蔡京執政的時候,趙佶可是沒缺過錢,可以肆意揮霍,興道教,大興土木,修建艮嶽,聚天下奇珍異寶以供趙佶一人。

如今輪到王黼執政,處處捉襟見肘,還得跟李衍借錢花,真真是丟人又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