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五十三章 誠意滿滿

……

八月。

當黃橙橙的玉米棒子從試驗田裡收起來,李衍的心終於完全落地了!

玉米在中國移植成功了!

李衍重賞了所有的農研人員。

不僅如此,在交通部、教育部、衛生部之後,李衍又成立了農業部,並且重點成立了農研所,致力改良現有的一切農作物,而且李衍要親自抓此事。

其實——

起初,李衍將交通部、教育部、衛生部、農業部將傳統的六部當中分離出來,只是想顯示自己對這些部門的重視。

可在不少政治敏感的人看來,李衍這是準備改制。

政治敏感度最高的聞煥章、趙鼎等人,在第一時間求見李衍,聊了此事。

這一聊之後,李衍才真正動了改制的念頭。

目前,大中的地盤已經不小了。

關鍵是很分散。

而且,目前的交通和通訊又比較落後。

因此,管理起來難度很大。

所以,要想管理好這個龐大的地盤,必須要從制度上下手。

李衍與手下大臣反覆聊過了之後,又從傳統六部當中分出了一些部門。

例如:

李衍打破了幾千年的常規,專門成立了一個商務部,主管國內外貿易,並將該部交給中書門下直管。

李衍專門成立了發展改革部,負責國家發展改革,也隸屬於中書門下。

李衍將稅務從地方權力中劃了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稅務總局,歸三司管理。

李衍將海關從地方權力中劃了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海關總署,歸三司管理。

李衍專門成立了監察部,歸御史臺管理。

李衍專門成立了審計署,歸御史臺管理。

李衍正式成立了科學技術部,大力發展科技——科學技術部名義上雖然隸屬於工部,不過也是由李衍親自抓管的。

等等……

這次改制,李衍主要就是根據後世他所知道的一些部門,對中央的權力進行細化,將傳統的六部拆開,變成了十幾個部,讓它們相互制衡,相互監督,免得一方獨大,同時將地方上的財權收了上來,並增加督查部門的權力,使其權力僅次於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成為大中名副其實的第四大權力部門。

說穿了,李衍就是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增加國家的凝聚力。

因為這次改制李衍並沒有動宰執們的權力,甚至還增加了他們的權力,這使得宰執們幹勁十足,不斷幫李衍完善李衍所制定的框架。

時間就在大中進行改制的過程當中慢慢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