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零八章 段譽

……

大理國,是在大中西南一帶由多民族建立起來的一個小政權——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後世的雲南大理),國號“大理”,疆域覆蓋後世中國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

它的建立過程與發展過程就不說了。

三十年前,大理的宰相高升泰曾篡位,也改國號為“大中”,翌年薨逝,然後又歸政段正淳。

二十年前,段正淳將皇位讓給其子段正嚴,然後出家為僧。

這段正嚴,字和譽,他就是後世小說《天龍八部》裡的主角之一段譽的原型。

段譽,不,段正嚴,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明白與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是立國之本,因此,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的“北有大敵,不暇遠略”(北方有大敵,故而不向西南擴張)的方針而有所疏離,然而他還是加強與宋王朝的聯絡,常常向宋王朝進貢大理馬、麝香、牛黃、細氈等土特產,還派幻戲樂人(魔術師)到宋王朝去表演,進而深得趙佶的禮遇,冊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等。

後來,大中崛起,段正嚴對形勢錯判,仍就緊緊抱住宋王朝的大腿。

直到大中在中南半島橫掃六和,佔了盡半中南半島,段正嚴才意識到大中的強大,進而開始跟大中往來。

可雖說如此,那時段正嚴仍就沒有完全放棄宋王朝,等到趙構建立南宋,他仍是在第一時間派人去金陵祝賀。

現如今,大中南伐,一舉就攻打下了南宋的國都臨安,然後大舉吞併南宋的疆土。

這不禁讓段正嚴憂心忡忡!

與以往的中原王朝不同,大中這個王朝特別重視海上國際貿易,因此特別重視中南半島。

從大中的種種舉措和佈局來看,如果不是因為中原大亂,大中將重心移到中原逐鹿,那麼大中勢必要侵佔整個中南半島的。

對此,段正嚴看得很清楚,這也是當初段正嚴沒有深交大中而是緊緊抱著沒有南侵之意的宋王朝的大腿的原因之一。

然而——

讓段正嚴萬萬沒想到的是,強盛了近二百年的宋王朝,竟然如此輕易的就被大中給滅掉了!

就現在來說,大理國其實還沒有甚麼憂患。

現在,大中還需要時間吞下宋王朝的廣闊疆土,還需要時間消化宋王朝的廣闊疆土。

而且,大理國並沒有完全阻斷大中的南北聯絡和交通——從廣西那裡其實是可以進往中南半島的東部地區的。

可是——

未來,等到大中想要統一中南半島,那時大理國可就必將要成為阻礙大中統一和發展的一根釘子——中南半島的中北部地區多山,尤其是靠近東邊那段的宋早再山,根本無法翻越,因此,現如今要從陸地去中南半島的中部地區,就只能先從廣西到李朝,然後再從李朝到占城,再然後再從占城挑回去,這樣才能到達中南半島的中部地區,而這樣一來,無形當中就要多走出很多距離,還要多花費不少時間,而如果大中能攻佔大理國,那就可以從大理國直下中南半島的中部地區,大大節約了路程和時間。

現如今,大中只擁東部的李朝和占城以及中部的高棉那幾個郡,勉強還可以不太受大理國的影響。

可如果等到,大中想要侵佔女王國、墮羅缽底國、蒲甘國等疆土完全中南半島的統一,那就勢必要攻打下大理國了。

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阻礙大中的整體交通,才不會阻礙大中的整體發展。

而大中統一中南半島,又勢在必得,為此,王倫等人已經在中南半島佈局了數年時間,花費了無數精力和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