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六十一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四)

……

李存能讓別的皇子不看李慈和李達只看他,可不僅僅是因為李存是太子,也不僅僅是因為李存現在監國暫代李衍行使皇帝的權力管理這個國家,還因為李存的履歷和能力比李慈和李達更耀眼,甚至比李嚴、李威、李貌、李濟、李修耀眼,讓一眾兄弟真心實意的服他。

李存和李嚴一樣精通大中的律法,這兩年,李存在擔任府尹期間,所斷之案,無一冤假錯案,無一人不服。

李存雖然沒像李威一樣擁有萬人敵的能力,但李存曾擔任過轉運使為遠征軍補給過,那可是從蜀地往遙遠的定遠城補給(那時,隴右的鐵路還沒修好,全靠人力運輸,往定遠城補給一次,都得動用上百萬民夫),就是最傑出的轉運使,都未必能做到這麼困難的補給,可李存做到了。

大統五年,李存奉李衍之命匿名去參加科舉,結果李存當時答得策論震驚到了所有的考官,當屆舉子的文才無一人能與李存比肩,最後以陳公輔為首的一眾考官很一至的點了李存為會試第一,到了殿試環節,李存的答辯將李衍都震驚到了,當時,李衍就是想壓李存的成績不讓李存當狀元都找不到藉口,因為那屆舉子的水平跟李存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最後李衍只能以太子不可與舉子爭名為由取消了李存的成績點了別人為狀元,可雖說李衍取消了李存的成績點了別人為狀元,但在李存那屆,公認的,李存才是狀元,與李存一比,李貌明顯差了一籌。

鐵通元年,李存匿名去了當時剛剛才收復的隴右的最前沿西寧任職。

當時,大中、西夏、吐蕃、回鶻以及草原上的一大堆部落在那裡角逐,那裡的形勢極為複雜,關鍵是,那裡的吐蕃等土著時不時的就起來反叛,其形勢比中南半島那裡複雜太多了。

可李存硬生生的就在那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然後借大中之勢將西夏、吐蕃、回鶻以及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壓得全都不敢窺視西寧。

而這還不算完,李存還用民族遷徙、聯合鬥爭、友好交往、貿易操控、行政管轄等方法穩住了隴右的土著。

換而言之,李修的多民族融合手段其實是在李存之前處理民族融合問題的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和發揚光大的。

李存在朱羅郡擔任郡守之時,曷薩拉人蓄謀復國。

李存得知此事之後,秘密通知石寶,以雷霆手段鎮壓了曷薩拉人。

曷薩拉人當時已經成了朱羅郡的毒瘤,久治不見成效,佔用了大中不少兵力和資源。

面對這種情況,李存頂住了所有壓力下了誅殺令,將當時參於叛亂的曷薩拉人全都誅殺了。

這事當時不小,哪怕石寶站出來說這個命令是他下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的人,尤其是在那些掌握話語權的文人看來,儲君要寬厚——他們心目中最好的皇帝,其實並不是李衍這樣的,而是漢景帝、宋仁宋那樣的。

因此,當時好像所有人都在抨擊李存嗜殺,大有逼著李衍換一個儲君的意思。

後來,李衍見這股歪風愈演愈烈,而且大有李衍不處置李存就不善罷甘休之意,李衍於是寫了一篇《為君之道》,其中幾句是這樣的:“為君者,要有仁愛之心,也要有三尺屠刀,否則,何以治萬里江山,何以保大中之境、安大中之民,何以威震四鄰使其不敢窺視大中之疆土……君者,忍殺,不畏殺,當殺則殺……我李衍之子孫,若無三尺屠刀,不得繼我李衍之皇位,我李衍之江山不傳不敢殺之懦夫……”

李衍的這篇《為君之道》一經面世,舉世大譁,人們議論紛紛!

後來,有兩個不怕死的大儒甚至公開抨擊李衍,並大說,漢景帝、宋仁宗是如何如何仁聖,其國家是如何如何昌盛。

面對這些找死之人,李衍也懶得廢話,直接成全了他們,而這還不算完,李衍還讓錦衣衛查他們的黑歷史,將他們搞臭,讓他們永不翻身。

這樣一來,李衍就將火力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這才讓李存躲過了那場風波。

至於李衍,誰能撼動李衍的地位,而且,誰敢冒頭,李衍就滅誰,並且還攻擊他們最在乎的名聲,慢慢的,人們只敢小聲譴責一下李衍的霸道,再也不敢公開指責李衍。

不久之後,李衍親自主持研發的飛艇,成功載人飛了起來。

人終於可以飛上天了!

此事一出,李衍的《為君之道》瞬間就被蓋過了——這點小事哪能與人類終於可以飛到天上相比?

總而言之,李存在各個方面都要優秀於他的兄弟們,再加上李存是李衍的嫡長子、皇太子、未來的皇帝,他的光芒自然要蓋過其他皇子,哪怕是李慈和李達這兩個優秀的皇子。

李存來到主位坐下,然後衝一眾皇子壓了壓手示意一眾皇子也坐下。

等所有人都坐好,李存才道:“今天找你們過來,是有兩件事跟你們說。”

“第一件……”

李存的聲音就變得很沉重,“五十七在征討汪古部的時候,因為衝殺得太靠前了,結果戰死……過幾日,五十七的屍體就會運回來,父皇有令,讓咱們給五十七好好操辦一下,他是為大中戰死的,是為皇家戰死的,是個……是個英雄。”

聽聞李衍的第五十七個兒子李捷戰死了,李威的身體就是一晃!

李捷是李威六個弟弟中的一個,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一向很好。

離李威最近的李濟,拍了拍李威的肩膀,道:“二哥,節哀順變。”

李威輕輕拿開李濟的手,然後說道:“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身為一名軍人,五十七死得……死得其所。”

大家都過來安慰李威。

過了好一會,李存才又道:“除了辦好五十七的後事,父皇還交代了,讓咱們安頓好五十七的家人。”

頓了頓,李存接著說道:“麗妃娘娘就在父皇身邊,此事她已經知道了,現在只剩下五十七的妻兒。”

說到這裡,李存看向李威,又道:“老二,五十七的兩個幼子,你我各幫他養一個吧。”

李威毫不猶豫道:“大哥你那麼忙,哪有時間教育孩子,要不然,五十七的兩個幼子都讓我來養吧,我妃嬪多,一定能養好他們。”

李存搖搖頭,然後說道:“別爭了,我再忙,養個孩子的時間還是有的,對了,此事還得徵得五十七的遺孀的同意,萬一她們不願意咱們幫著養,那……咱們就湊請父皇,讓五十七的長子繼承他的王位,然後咱們常讓內人去他家走動走動。”

李威答應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