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七章 楚王妃平安產子,陵安郡王

蕭凝挽抹完了藥膏,輕聲說道“我一時只怕無法將你從鳴喈閣要出來,只得他日另尋時機將你要來蒹葭宮,至於你母親與妹妹,你放心便是。”

此話一出,闌兒激動得直落淚。

連忙給她磕頭。

“多謝良娣,多謝良娣。”

蕭凝挽扶她起來,“你在鳴喈閣只怕還要受許多苦,委屈你了。”

闌兒直搖頭,“只要母親和妹妹無礙,奴婢刀山火海也不怕,趙昭訓懷著孩子,太子妃不會善罷甘休,奴婢願意幫良娣盯著她們的動作。”

蕭凝挽笑了笑,“你很聰明,回去一切小心,這些藥膏你拿著。”

槿禾拿了好些藥膏,如今一併給了她。

闌兒抱著藥膏,直流眼淚,“良娣大恩,奴婢說再多也是無用,只請奴婢瞧著,奴婢必定不辜負良娣的一番好。”

……

嘉順二十二年六月十一,嘉順帝聖旨初下,令太子親手,著禮部與兵部共商復辦武舉一事,詔令天下勇武之士參武舉,於八月在承天門前正式遴選。

旨意一下,大邕朝各地各方便有大批武士進京。

大邕朝雖更重文士一些,卻也不忘栽培武士,各世家大族裡子孫的教養,也不會缺了武這一塊,如此一來,武舉雖不常辦,但後備軍卻仍有許多,不會叫大敵當前,挪不出人馬。

蒹葭宮,楠若在一旁侍候著,蕭凝挽正端著籍冊看,年繡入了內殿。

“良娣,蕭老夫人差人送了信來。”

“祖母?”不久前才送了一次,如今又有信件來,蕭凝挽想了想,心中已有了猜測。

果不其然,信中除老夫人對孫女兒的關心與囑託外,便是將蕭柟預備參舉一事告知。

蕭凝挽看後臉色有些不佳。

年繡與楠若頗有些疑惑,蕭老夫人與蕭大公子顧慮良娣,蕭老夫人便算著日子,每月送一封厚厚的信來蒹葭宮,詢問蕭良娣是否安好,但哪一次良娣不是高高興興看了,怎麼這次卻不大高興。

“可是家裡出什麼事了?”楠若忙關切地詢問。

“不是,”蕭凝挽輕嘆一聲,“哥哥要參武舉了。”

“良娣不必過於憂慮,奴婢也打聽了,此次戰的是兩個小國,即便嶸哥兒最後選了去,應當也不會出差錯才是。”楠若出言安慰。

“是啊,奴婢在王府時也常聽一些年老的姑姑說,屆時新任的武士子們即便進了戰場,主帥也不會立即便派了去危險的戰域,良娣寬心些。”年繡說道。

蕭凝挽書冊也看不進去了,往後靠在椅背上,閉了眼睛沉思。

是啊,如今人人都說此役不大險要,即便險要也是有作戰經驗的武士們去,新任的武子其實位置不大重的。

可前世她雖在病中,也聽聞了當時戰事吃緊。

她病重,思慮又多,楠若姑姑好些事情都不敢與她說,只後來大軍班師回朝她才知蕭柟曾經九死一生,險些命喪南映國了,可箇中險要,她卻從不知情,她有些疑慮想要詢問時,楠若也是三緘其口,不與她說。

蕭柟定是經歷了許多兇險,可究竟是怎樣的兇險,她卻一概不知。

蕭凝挽揉了揉眉心,覺著頗有些乏力。

……

八月初一,武舉開始,大邕男兒多參舉,一時間京城熱鬧無比,才子貴女們口中所吟所詠也從昔日的花鳥蟲景成了對武舉男兒的讚頌。

樓閣小榭,湖畔溪邊,民眾口中之語皆是大邕男兒的風采。

武舉進行得如火如荼,激烈熱鬧,頗現大邕朝的昌盛與繁榮。

八月初九,楚王妃平安誕下一子,嘉順帝親自賜名——唐昂之,封陵安郡王。

這可是莫大的殊榮,嘉順帝孫輩的男兒中,就未有出生即封爵的,更別提陵安郡王乃是楚王嫡長子,即便嘉順帝百年後,也還有太子這位嫡親叔叔在,一個親王之位是跑不了的,若屆時太子顧念長兄情誼,陵安郡王自個兒也爭氣,只怕還會有一個襲幾世的帽子。

而其餘親王之子,待他們襲承自己父王爵位之時,便得降爵為嗣親王,再往後便是郡王,國公……與楚王府實在無法相較。

楚王府獲此榮寵,一時間也是羨煞旁人,除了嘉順帝的賞賜外,姚皇后等一眾後宮嬪妃,東宮以及各大親王府,各世家大族,紛紛贈上厚禮。

喜歡貴妃娘娘她只想宮鬥請大家收藏貴妃娘娘她只想宮鬥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