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入慕之賓 第179節

這話雖沒有點明,但意思已然明瞭。

武陵郡夫人望著我,卻是淡淡一笑。

“妾雖愚鈍,卻並非那醉心權術之人。”她緩緩道,“妾自寡居以來,只願陪在兒女身邊,將他們撫育成人。其餘之事皆在身外,恕妾無力他顧。妾此來,是向皇后辭任的,還請皇后成全。”

說罷,她伏拜一禮。

第二百六十章 隱情(下)

我看著武陵郡夫人,心中有些詫異。

據我所知,當初,她與祝氏曾鬧得很是不快,後來雖然是她讓了步,但心中定是不滿的。我如今抬她起來,讓她將祝氏取而代之,是為她揚眉吐氣。

我覺得,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好事。

但我似乎想錯了。

“何言醉心權術?”我說。

“妾與宋國夫人的齟齬,朝野皆知。”武陵郡夫人道,“宋國夫人當年為了讓妾退讓,將半個朝廷發動起來,大造聲勢。先夫的同袍故交皆是不忿,紛紛請命,要為妾出頭。當時,文臣大多站到了宋國夫人一邊,武將則站到了妾這一邊,若妾一步不退,執掌外命婦的,未必是宋國夫人。”

這話不假。據我所知,那時子燁朝中的文臣,大多是杜行楷當年留下的齊王府幕僚底子,就算不是杜家和林家的人,也是杜行楷一手栽培的人,他們在此事上支援祝氏,不足為奇。而武將們,則更敬重陳定這樣的人。

我也不繞彎子,道:“既是如此,夫人受命,亦眾望所歸。”

武陵郡夫人道:“可如此一來,朝中必是要為此事而起爭執。先夫當年起兵追隨上皇,甚至不惜性命,乃是痛恨紛爭,篤信上皇才是那能夠平定天下之人。妾與先夫志同道合,故也追隨左右,不惜在營中燒火做飯,盡綿薄之力。而今,天下初定,正是人心思齊之時,卻要為那爭名逐利之事壞了朝堂和氣。此事,別人願做,妾卻是不願的。如今太上皇后有意拔擢,賞識之恩,妾感激涕零。但上任之後,必是要為皇后做一番除舊迎新之事。利益牽扯觸動,只消有人稍一鼓動,那文武之爭便難免再起。如此,又與當年何異?還請皇后明鑑。”

我看著她,略一思索,微笑道:“夫人多慮了。如今六宮空虛,內宮之中,唯本宮一人。外命婦牽扯之事,亦不過些日常庶務,與外朝無涉,何來爭端?”說著,我話鋒一轉,道,“若本宮不曾記錯,夫人家中有三子一女,可對?”

武陵郡夫人道:“稟皇后,正是。”

我說:“夫人的大公子已經襲爵,可還有兩位小公子,既無爵可襲,那麼將來便要自謀出路。夫人在宮中朝中行走,多結交往來,對二位公子的前途大有裨益。至少,比深居宅中更又好處。夫人以為呢?”

武陵郡夫人的目光定了定,面色隨即變得嚴肅。

“妾與先夫雖出身小戶,卻從不做那蠅營苟且之事。”她冷冷道,“家中小兒雖是不才,卻也嚴守家訓,不貪圖名利。就算當年身陷亂事,流落郊野,也不曾對搶奪他人一衣一食。這出任之事,妾實難從命,還請皇后恩准。”

說罷,她再度伏地,叩首一禮。

這些,我是著實錯愕。

自武陵郡夫人進殿來,向我說什麼不堪大任,我只當她是行那體面之事,心裡其實是願意的。她擺出那番不願讓朝廷陷入紛爭的道理之後,我仍覺得那未必是真話,於是暗示了她為我所用之後,能為她帶來的好處。對於一個寡居的婦人而言,這自是攸關己身的大事。

可當下看來,我竟是撞了一鼻子的灰。武陵郡夫人不但沒有鬆口,反而更是堅定。

我這才不得不相信,她沒有心口不一虛張聲勢。

驚訝之餘,我心中不由啼笑皆非。

自幼,我見慣了宮中朝中的爾虞我詐,上官家倒臺之後,我更是見慣了人間冷暖,早不相信什麼這天底下有什麼不圖私利的人,更不相信有那什麼高潔的純臣。

如果有,那便是給得不夠多。

而當下,這武陵郡夫人顯然就是那頭一個例外。

不過意外歸意外,我的心中倒是鬆了口氣。

知道對方要什麼,永遠比猜不到對方要什麼更好。

我起身走到她面前,將她攙起來:“夫人請起。”

說罷,我露出正色,亦對她鄭重一禮:“是本宮無禮了,夫人勿怪。”

輪到武陵郡夫人露出錯愕之色。她驚訝又惶恐,忙將我扶住:“妾不敢,皇后折煞妾了!”

說罷,她又要行禮,我伸出雙手,再度將她攙住。

我說:“夫人所言的朝中爭端,本宮在大婚之前,便已有耳聞。上皇用事,不過三年,每日辛勞,所求者,乃是天下安穩,政通人和。朝中文武不和,不但是夫人的忌諱,也是本宮的忌諱,更是上皇的忌諱。本宮新用事,舊制不利,自當革新,故將這原有的外命婦人事更迭。其中重中之重,便是那命婦之首的人選,最當甚重的,亦在於此。若識人不明,任用那貪圖私慾之人,必是要招致是非,生出禍端。本宮雖與夫人見過一次,卻未敢輕信,故而方才出言試探,只為看清夫人本心。得罪之處,還請夫人見諒,莫往心裡去。”

武陵郡夫人張了張口,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拉過她的手,繼續道:“夫人放心,本宮亦自幼受教,深知在其位謀其政之理。本宮雖與宋國夫人有過不快,可絕無挾私報復之心。夫人為本宮做事,亦只管庶務。至於朝中的文武之爭,本宮亦將盡力彌合。只是本宮畢竟新入宮,知事淺薄,唯有夫人這般深明大義之人輔佐提點,方可使內宮安定,諸事順遂。夫人,本宮心意言盡於此,未知夫人可否三思,留在本宮身邊?”

這話,讓武陵郡夫人有了動容之色。

她神色不定,好一會,終於鄭重向我一禮:“妾遵命。”

看著她,我露出了笑意。

——

這日,我和武陵郡夫人談了許久,留她在宮中用膳,直到太陽西斜,才讓她離開。

回到寢殿之時,不料,子燁竟是已經坐在了裡面。

那案上,堆了許多的奏章。他坐在那裡,不緊不慢地翻閱著,彷彿這裡不是我的寢殿,而是他的隆政殿。

“你怎回來了?”我訝然問道。

他瞥我一眼,繼續在一本摺子上奮筆疾書,邊寫邊道:“我在隆政殿等了許久也不見你來,便索性帶著摺子過來。只是不料,你比我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