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入慕之賓 第232節

此物,看上去有些年頭,舊舊的。可劍鞘和劍彘上的錯金嵌寶裝飾,我卻認得。

這是高祖皇帝的御劍,名曰塹嶽。它很是出名,因為它也是尚方寶劍,臣民見它如見天子,持劍者可先斬後奏。

穆皇帝的父親文皇帝曾將它賜給一名叫唐復的輔政大臣,並留下遺旨,說此劍如文皇帝親在,可斬佞臣,可打昏君,持者免罪。

子燁的父親穆皇帝繼位之後,十分不喜歡唐復,數度想將他辦了。可因為這塹嶽劍,穆皇帝始終動不了手。他只能等到唐復去世之後,才將此劍收回。

“我方才所言,此劍為證。”子燁將劍放在我的手邊,“將來無論遇到何事,便是我也不能動你。我若食言,你也可用它斬我。”

我有些啼笑皆非。

此物自穆皇帝時就一直鎖在尚方局,子燁將它帶在身上,可見確實是從洛陽出來時就打好了注意。

“當年文皇帝將此劍賜予唐復,可是一直被詬病,說他是昏君。”我說,“你不怕別人這般說你?”

“無妨。”子燁道,“我身上罵名多了去了,不缺這個。”

我看著他,沒說話。

“阿黛。”子燁再度抓著我的手,“你怎麼說?”

那目光,小心而熱切。

就像他當年說喜歡我的時候,看著猶豫不決的我,迫不及待地追問。

而我,雖然早已經不是少女,心中卻仍舊起伏不定,全無矜持。

“他們也會罵我。”我說。

子燁愣了愣。

“故而我們扯平了。”我說,“我答應你。”

那凝滯的目光,一瞬間變得明亮,因為泛紅的眼睛而變得愈加灼灼生輝。

笑容在那消瘦的臉上綻開,燭光映在上面,如同當年他第一次吻我的時候,落在眉梢上的暖陽。

眼前一黑,他重新將我緊緊抱住。

“阿黛……”他低頭貼著我,喃喃喚著我的名字,“阿黛……”

我將手摟在他的背上,不知是不是因為那鬍子紮在脖頸上癢癢的,也不由地笑了起來。

好一會,我將他的臉捧著,注視著他。

“他們說你死了。”我說,“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第三百四十二章 雪霽(上)

石虎城的風雪,在年節之後徹底停歇。

晴天麗日。

屋簷上的水滴落而下,積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

景璘身上披著厚厚的裘衣,太陽照在那蒼白的面板上,如白玉般剔透。

“明日啟程,陛下果真無妨?”子燁問道。

景璘近來雖然身體仍弱,但與先前相較,已經好了許多。天氣好的時候,他會出來曬曬太陽,還有了賞景對弈的興致。

這其實也是子燁的功勞。

景璘原本有隨行的御醫,不過動身去北戎的時候,被他留在了平朔城。此番,子燁來石虎城的時候,將這御醫也帶上了。虧得此舉,景璘撿回一條命。

縱然欠著子燁的救命之恩,景璘嘴上也從來沒服過軟。

他將手裡的白子放在棋盤上,淡淡道:“坐坐馬車罷了,什麼妨不妨。朕當初從朔北城直闖北戎王庭,星夜兼程風雪無阻,何嘗有過一絲含糊。”

我知道他又在逞強挽尊,看了看子燁。

子燁的神色並不見波瀾,看著棋盤,沒多久,就將黑子落下。

自石虎城平亂以來,已經過了月餘,我們一直沒有離開。

石虎城乃西陲邊沿,咽喉重鎮。子燁以巡邊為名,在此處駐留,將周圍數百里附帶的關隘和軍鎮重新整肅,以統轄北戎歸還的大片疆域。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理由。

實際上是因為我和景璘的身體都需要休養,若強行上路,長途勞頓,只怕會有意外。子燁索性就在石虎城暫且留下,等我和景璘的身體好些了再回中原。

這裡面涉及到的事務其實不少。

石虎城裡本就有數千兵馬,這些人加上子燁帶來的萬餘人,小小的石虎城,無論地方還是糧草都不足以容納。

原本那數千兵馬之中,除了景毓麾下的,就是徐鼎率領的私兵。經歷兵變,這些人都已然不可信,須得全部遣送回中原,由大理寺甄別處置。

那押送的重任,子燁交給了韓之孝。

韓之孝是個有辦法的,據說他在這些俘虜之中設立了檢舉獎懲之制,以至於長途跋涉之中,無一人逃亡。連同趙王和景毓這些要犯,都安穩押回了中原。

“趙王和景毓如何了?”景璘問,“到平朔城了麼?”

“到了。”子燁道,“他們啟程之後,路上風雪不大。昨日快馬來報,說大理寺已經將趙王餘黨悉數拿獲,等著你回去發落。大理寺卿戴復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在平朔城將他們先審了一遍。趙王什麼也不肯說,倒是景毓和其餘人等頗為順從,爭先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