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29節

以往都是他人一起來趕集,總有些不方便,今天一個人正好可以去兩處他十分感興趣的地方。

看過年代文的人都知道,回收站是主角們尋寶的一個好地方,況葉來到這個年代自然對這裡比較好奇。

他接下來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這裡。

回收站的位置,他自然是知道的,只不過前幾次都沒進去過,今天正好進去看一看。

不過真正的走進去之後,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淘寶體驗。

豐水城鎮的回收站佔地不大,也就一間門面,後邊還有個小院,裡面的東西以幾乎一眼可以望到底。

裡面的東西,也不多,被回收站的工作人員整理的挺整齊的。

況葉晃眼看了一下,有完全不能修補的破舊傢俱、破陶罐等,稍微完整點的都沒有。至於書籍、廢報紙這些,根本見不著。

這個時候,書籍和報紙都是珍貴的東西,報紙哪怕過期也會有其他的用處,更何況書籍了。

從回收站出來後,況葉有些失望,卻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一絲好笑。

這麼不靠譜的行動,就當做一次特殊的“打卡”吧。

離開回收站,況葉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書店。

這個時代的書店是什麼樣的,況葉還是比較好奇,而且他也想看看能不能買到想要的書籍。

豐水場鎮的書店,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很小的一間門面,裡面擺放的書本也非常的少,也沒有他需要的。

有些失望的離開書店,看來想要買到他需要的書,還得前往縣城的書店才行。

不過去縣城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個時代,農村人前往縣城,一般是要有介紹信才行。他要去縣城,得找大隊長開具介紹信,到時候得給出一個合適的理由才行。

有了介紹信,從九大隊到縣城的距離也不近,況葉聽隊員們說,如果光靠步行的話,差不多要走近五個小時。

唯一值得高興的事,豐水場鎮的另外一個出口,緊挨著的是一條通往縣城的道路,有過路的班車可以搭乘。

不過班車的趟數比較少,想要搭乘,還得有點運氣才行。

兩處地方都讓沒能有什麼收穫,況葉也不準備在城鎮上逗留,直接回九大隊。

近兩個小時的回程,如今走起來比之前要輕鬆不少。

兩個多月的時間,況葉身上雖然沒能漲點肉,但忙碌和晚上的加餐,以及青蘊酒的作用,終究是給他帶來了不少益處。

他如今的身體狀況,比剛來的時候,好了不少。

回到住處的時候,簡修文他們還沒有下工,把麥乳精、散裝糖、破布條收撿進自己的房間,之後就拿著今天賣的布料和棉花出門。

在收到這兩樣東西的票證的時候,況葉第一時間就規劃了它們的用途。

原身雖然帶著兩套冬季的衣物,但為了以防萬一,他準備再給自己做一身棉襖。

這其實也是況家父母的意思。因為能帶的行李有限,當初帶的東西是精簡了一番的。

況家父母怕原身之後繼續長個子,直接寄的票證和錢財,到時候依著現有的尺寸再做一身。

當初原身下鄉之前,況家打聽過觀市這邊的氣候,冬天雖然很少下雪,但氣候溼冷比較難捱。

前段時間況葉就和簡修文他們打聽過,如果要做衣服的話,可以找哪位隊員。

這個時代想要一件新衣物,少數人會買成衣,大多都是買布料自己回去做。

原身作為個十七歲的男孩,會補衣服衣服已經是時代的特殊。而況葉自己,沒有繼承原身的技能之前,穿針引線都不麻利。

至於做衣服,那是一點也不會。

所以這棉襖,還是得著別人幫忙才行。

經過一番打聽,況葉也確定了找人幫忙的人選。

這人況葉也算熟悉,那就是陳繁勳的母親。選擇她的原因一是其手藝不錯;二是請其製衣不會剋扣材料,保證足工足料。

這份口碑不僅是簡修文他們肯定,就是隊裡的其他人也是認可的。

陳母姓向,具體的名字叫啥,況葉也不清楚,簡修文他們稱其為向大娘。

剛剛他回來的時候,經過陳繁勳家的時候,看見向大娘在家,也正好去拜託其幫忙。

“向大娘。”在靠近陳繁勳家小院的時候,隔著老遠況葉就開口問候。

此時向大娘正坐在自家的階沿上縫補東西。

“是況知青啊,有什麼事嗎?”聽到有人叫她,向大娘抬起頭望向聲源處,發現是隊裡的那個小知青,看他手裡拿著個提籃便問道。

對於況葉向大娘也算熟悉,之前況葉還在他們家定了幾個竹編的製品呢。

“向大娘,我想請你幫忙做一套棉襖。”幾個快步況葉走到階沿邊上,把裝著的布料和棉花提籃,稍稍往向大娘面前遞。

“哦,我看看,你這材料都準備好了啊。”先把手中針線物件放到一旁的條凳上,向大娘接過況葉遞過來的提籃。

把布料拿出來稍微展開,大致就確定了數量,棉花一掂量也知道大致的重量。

這提籃裡的東西,還真能比之況葉做一身棉襖,甚至還有不少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