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44節

不過會議的內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落實到豐水公社還不好說,畢竟現在的全省的局勢還有亂。

第153章

在和蔣衛生員兩人的交談中, 藥品也被全部清點完。

之後況葉和兩人再聊了一會兒,瞭解了一下這次會議更詳細的內容,藥品的交接也算完成了。

走出衛生院後,繳稅、購買生活用品花了些時間, 他就回了九大隊。

十一月的天, 加上下雨, 外面的溫度很低, 儘管況葉身體素質不錯, 也想早點回去。

回到家,先把被雨水浸溼了一部分的衣物換下來, 穿上一身乾爽的衣物後,他才開始整理買回來的東西。

這次去趕集買的都西不少,很多都是需要票證才能買到的東西。

上次劉醫生給他的那些票證,有一部分是吃食相關的。況葉趁著這次趕集,就把能買的都買了。

其中乾果、糕點、雞蛋、營養品、罐頭、以及一些葷腥的乾貨, 幾乎快要把他的揹簍塞滿。

這次購物,因為是光明正大的拿著票證買的,比起以前在熊哥那買貨要暢快不少,算是讓他過了一把購物的癮。

這些東西看著挺多,但況葉消耗得應該也快。

這幾年時局動盪, 熊哥那邊早早的歇了業,集市上買貨的老鄉也逐漸消失,他想給自己增添些葷腥都有些難。

因為空間的關係, 他雖然不缺糧食,甚至各種瓜果蔬菜都相當的充裕, 但肉蛋奶是真的缺。

為了不被扣“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帽子,這幾年各家各戶養的雞都少了, 況葉自然也隨大流,家裡如今只有一隻下蛋的母雞。

情況好的話,每天有一個雞蛋。但雞也不是一年四季都下蛋,受季節氣溫等的影響,總會有不下蛋的時候。

至於空間中養雞,況葉不是沒考慮過,但想到打理有些麻煩,空間中的作物還容易被禍害,就做了罷。

要知道這個時代養的雞,普遍還是農村土雞,雖然個頭不大,但卻極為活潑。

當然除了雞蛋,況葉還有魚可以吃。

空間中的小水渠中養著不少魚,他會偶爾打打牙祭。但水渠的空間有限,養的魚有限,魚長到能吃的大小也要花點時間,他一個月最多吃兩三次。

除了這兩樣,其他的葷腥就極為少見了。

豬肉最多過年的時候,能有一點;野味,諸如野兔,況葉採藥的時候運氣好的話,能夠遇上一回,但這樣的情況相當的少。

而況葉自從進入練氣一層,練習的體術換成進階版的後,這飯量又漲了幾分。

哪怕是有補益丸,他每次還是能吃不少飯菜。為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一些植物蛋白高的作物他這幾年沒少種,花生、大豆、豌豆等是餐食中的常客。

飯菜雖然管飽,但這其中的葷腥實在太少,讓他每次都有種不太滿足的感覺。

所以他上次在和劉醫生他們談報酬的時候,就特別要求了一下,給他一些吃食相關的票證。

新鮮的豬肉這些,他住在九大隊,去場鎮的時候,可能來不及買了,罐頭、乾貨這些倒是不怕。

把這些東西放好後,他也沒歇著,又是一個月開始,衛生院和醫療站的訂單又得開始準備。

接下來的第二天,外面的雨停了,況葉忙著採藥製藥的時候,關於要大力培養赤腳醫生的事,也逐漸在隊員口中流傳。

對於此事,一些隊員最開始還不明白這赤腳醫生到底是怎麼回事,等問清楚這具體是什麼之後,眾人的情緒就被吊起來了。

九大隊因為有陳繁儀的存在,隊員們看病倒是沒最初那麼的麻煩。

陳繁儀的所學相當不錯,醫術比得上衛生院的徐醫生和熊醫生。

自從醫療站重開之後,隊員們看病基本上就不用跑到衛生院去了,一些比較緊急的情況也能得到及時的解決。

可以說,從六十四年開始,因為有陳繁儀的存在,九大隊的死亡率都降低了不少。

除了九大隊,周邊的幾個生產大隊也因此受益。

不過也正是陳繁儀的醫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每天來找她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看病的人一多,陳繁儀根本忙不過來,每天基本上都忙得跟個陀螺似的。

一個醫生根本滿足不了九大隊和周邊生產大隊的需求。

現在聽說要培養赤腳醫生,隊員們都相當的期待。

他們瞭解到,赤腳醫生是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而專門培訓的一群人。

赤腳醫生將會從農民中選拔培養,是農民自己的“赤腳醫生”。

到時候這些赤腳醫生,是真正落戶在農村的醫生,和以前那些偶爾來巡診的醫生不同,會一直都在。

聽到這,隊員們如何不高興。

而且到時候,其他生產大隊有了自己的醫生,那麼陳繁儀這邊就會輕鬆不少,隊員們自己想找她看病也就更容易些。

相關的訊息隊員們都知道了,這關於如何選拔人員培養,又激起不少人的野望。

雖然關於學習班的事,還沒有蹤影,但選拔的大致要求,倒是傳了開來。

這其中首要的條件,參選的人必須是農村戶口,畢竟只有戶籍在農村,才能保證這些培養的人不會流失。

其次是需要政審合格的人員,被歸為黑五類的人員是不能夠參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