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73節

這事是擺在明面上的,除了九大隊的隊員,公社的喬書記、徐醫生他們也知道。

因此這門課,他來教也是可以的。

徐醫生還專門問過他小菜園栽種的藥材品類,正好適合教授培訓的赤腳醫生們。

赤腳醫生的管理和考核一直是衛生院在做,他們遇到的問題自然是清楚的。

只其中就有關於一些藥材短缺的問題。

隨著各個生產大隊都配備了赤腳醫生,其大隊上的一些藥材也被採摘了不少。

常見的藥材,倒是沒有短缺的,但一些不常見的藥材,卻難免供不應求。

而透過醫療站向上級採購,卻也是有些困難。

這個時候,自己在栽種就是一個解決辦法。

不過藥材的種植和種莊稼又有些不一樣,沒有相關的知識,赤腳醫生們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於是培訓班這邊,就決定開設藥材的栽培技術的課程。

為了準備這門課,況葉翻出了他前些年買的一本書。

《藥用植物的栽培技術》,1963年出版的。這是本省出版的,裡面很多的藥用植物,安瓊縣當地都能進行栽培。這其中也有不少,正是目前赤腳醫生們短缺的藥材。

他準備根據此書,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備課。

就在他備好課,時間來到十二月,培訓班再次開課,關於這次招工的事也有了結果。

第185章

這次招工, 九大隊只有知青宿舍的朱靜和姜雨參與了競爭。

至於知青宿舍剩下的幾人,周光旭因為有長輩在此,幾次招工就沒有參與過;王月蘭和羅佳是七零年下鄉的,目前還沒有資格參加。

況葉和陳繁儀就更不用說。

目前九大隊的知青加起來也就他們七人, 今年隊裡也沒有新知青。

年初三月的時候, 豐水公社也來了一批知青, 總共十四人, 都分配到其他的生產大隊。

而這次兩人中的姜雨被選上, 獲得了一個招工名額。

同時和她一起被選上的還有豐水公社的其他九個知青,這一次招工豐水公社總共有十個名額。

十個名額看起來不少, 和第一次招工的兩個名額相比,甚至是它的五倍,但競爭同樣不小,因為誰都不想落選。

被選上的姜雨自然是高興萬分。

不過和她一起競爭的朱靜的心情就不那麼好受了。

好在姜雨和朱靜是同一批下鄉的知青,這幾年關係處的還不錯, 兩人也沒有因此事鬧出什麼矛盾。

況葉得知姜雨被選上,去恭喜的同時,也稍稍打聽了一下這次招工的具體資訊。

十個招工名額,相對於豐水公社符合招收條件的知青來說,的確有些少。

但這十個名額其實不算小, 要知道當初許誠他們那一批被招工走的知青,還是因為鐵路修建以及相關的產業需求的人多,也才二十個名額。

況葉雖然這次公社有招工名額, 但具體是招什麼樣的工,以及是哪個單位招工, 都不是很清楚。

經過一番打聽,才知道這是一個將要投產的鋼鐵大廠在招人。

而這個鋼廠其實也是三線建設的一個專案。據說當初其實在六五年的時候已經開始建廠, 其名下的二分廠在當年年底就投產了。

但剩下的幾個分廠,卻因從六六年開始的動盪,施工建設進度受到嚴重的影響。

後面還是因為局勢穩定了一些,省上重新啟動三線建設的相關工程建設,剩下的幾個分廠才得以修建完成。

幾個分廠的建設即將完工,也即將投產,自然新增了不少崗位。

因為廠區離安瓊縣不算多遠,所以這次得到了名額相對要多一點,豐水公社才能有十個招工名額。

招工的名額定下來之後,姜雨等十名知青,也很快的透過了體檢、審查,辦理了相關的手續後,就離開了豐水公社。

姜雨的離開,對整個九大隊來說,沒多少影響。

除了知青宿舍的朱靜等人,隊員們更多的還是關注眼前的事物,地裡種的糧食可是關乎到切身的口糧。

而況葉也沒有對此事再過多的關注,他每天的事也不少。

培訓班那邊上課,每天雖然只有一節課,但花在上面的時間可不僅僅只有那四十五分鐘。課堂外的工作,才是最消耗精力的。

回到九大隊,除了製藥也還要忙不完的事。

小菜園需要打理、果樹需要剪枝、房前屋後需要清理、消耗大半的柴火需要補充、糧食需要加工脫殼等等,這些繁雜的小事,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打理。

這也就是一個人住的壞處了,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來。

當然也可以擺爛,但況葉又做不到。

收拾屋子,把周圍的東西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他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而時間就是這樣的悄然流逝,七三年的元旦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