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84節

仍然是天氣不錯,秋收的工作順利的展開,這個時候況葉和隊員們忙著地裡的活,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三匯的雜交水稻。

知道九大隊的秋收進入尾聲,三匯公社試種的雜交水稻的收穫情況,也逐漸傳了開來。

一千兩百斤!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況葉倒是沒多吃驚,但知道這個產量的隊員們卻是非常的激動。

甚至組團的往三匯公社跑,想要親眼見證這一訊息的真實性。

實在是這個產量太驚人了!

要知道今年豐水公社畝產最高的水稻,也才堪堪五百斤!

雜交水稻的畝產,是其兩倍還有餘。

雖然這是三匯公社試種點最高的畝產資料,但其他的畝產稍低的也都有一千出頭,還是傳統品種的兩倍有餘。

這如何不讓人吃驚,隊員們第一時間根本不敢相信。

當年吃過“放衛星”的虧,不親眼見到,他們始終心底沒底。

況葉對雜交水稻的產量有準備,卻也和隊員們一起組團在去了一次三匯公社。

倒不是去確認產量的真偽,而是想去見證一下歷史的性的時刻。

三匯公社雜交水稻畝產一千兩百斤的訊息,不僅僅是九大隊這邊好奇的跑過去圍觀確認,相鄰的公社聽到訊息的,都有人想要確認這一事的真偽。

對此,三匯公社這邊早有準備。

來圍觀的隊員,被有序的組織了起來,領著去參觀了一場場收穫的現場實錄。

看著沉甸甸的稻穗被割下來,脫粒再稱重,等到明確的重量報出來,再加上堆積在旁邊裝得滿滿的袋子。

雜交水稻的產量,隊員們真的親眼證實了!

“哈哈哈!”

“這是真的!哈哈哈~”

“嗚...真的能產這麼多...”

“啊啊啊~~”

在歡呼聲中,有些隊員們甚至現場哭了了出來,有的還發洩般的嚎叫。

雜交水稻的產量確認,作為農民的隊員們,最清楚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當年蜜薯產量那麼高,種植出來後,大家都沒有現在這麼失態和高興。

紅薯雖然是可以救命的糧食,但它的地位遠遠比不上水稻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從五百斤,到一千斤甚至一千兩百斤,這個跨度不可謂不誇張。

這如何不讓人激動。

帶著激動的心情,況葉和隊員們該回去的路上,對於之後的暢想就一直沒停下來過。

所有人都期盼著能早點種上雜交水稻,這樣一來,每餐的飯碗中也能多些米粒,少些燒心的紅薯。

但圍觀過雜家水稻的隊員們,也被科普了和其相關的一些知識,知道明年是種不上雜交水稻,得等到明年制種,後年才能拿到雜交水稻的種子。

這也難免有些失落,不過這份失落也沒影響到所有人的好心情。

回到九大隊後,沒去圍觀的隊員們也從回來的人口中得到訊息,證實了一千兩百斤畝產的真實性。

一時間,整個九大地都處在一片歡騰之中。

就連之後連綿的秋雨,也沒影響到大家的好心情。

等到秋雨季漸歇,況葉這邊受到況家人的一封信件,倒是有了些煩惱。

信件的內容除了尋常的問候,還有況家父母的催婚。

況葉如今已經二十九歲,在這個時代屬於真正大大齡未婚男青年,前些年況家父母還不怎麼著急,來信的時候也就偶爾提了提。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況家小弟和小妹也都結婚生子,還單著的況葉就成了況家父母重點關注的物件。

從去年開始,每次來信,內容都有相關的催婚內容。

對此,況葉早就有了決定,其實也影響不到他太多。

和況家人認知這麼些年,以及這些年的通訊,他其實也摸到一些況家父母的脈門。

結婚這件事,只要他態度堅決,況家父母出於之前讓原身下鄉的愧疚,也不會逼迫太多。

令他真正煩惱的是,況家父母讓他回家探親的事。

來這個時代十來年,他只在六六年春節的時候回去過一次,到現在也差不多快十年。

這些年況家父母雖然和自家老三一直有信件來往,但也差不多十年沒有見面了,作為父母的他們如何不想念。

其實從七三年開始,每到臨近年底的時候,況家父母都是試探性的問過況葉,過年的時候回不回潭城探親。

甚至為了讓他回潭城,和信件寄過來的還有一筆回城的經費。

但在這之前,況葉都拒絕了,而相關的費用,況葉乾脆換成比其價值稍高的特產或者藥品寄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