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當今天子很任性

此時是正德十一年四月,天下承平日久,京城一片太平景象。

正德天子就是雲仙同父不同母的唯一哥哥,劉文蒙從舉人和官員之口,聽到的幾乎都是他荒涎不經的軼聞。

正德天子少年就異常聰明,他沒有兄弟姐妹,父親似乎就生下他一個兒子。在他本應該成長的年齡,十六歲(虛歲)父皇卻駕崩了。他不得不突然坐在大明帝國的最高位置上,日日面對繁瑣的事務,所幸他精力足夠,還能夠應對。

但隨後的日子裡,少年天子有些厭煩了。

特別是面對父皇交代的幾個顧命大臣,每日裡板著臉在他面前說這說那,甚至要他早些起床,夜裡睡晚些看看奏章,多見些朝臣等等。

他心裡知道他們都是為大明帝國著想,因此不但不能把煩惱顯出來,還要對他們說些好聽的,勸勉這些人好好幹。

少年天子的涵養功夫畢竟有限,當不滿到極限的時候就猛然爆出來。

那幫正直能幹的忠於大明的官員,一天天看著十六歲天子的變化:起床晚了,見大臣的次數少了,甚至連書也不想讀了。

顧命大臣們也終於找到原因,原來是天子身邊的內侍在引誘他玩樂。

內宮八虎是少年天子身邊的八個太監,於是遭到群臣上書攻擊。

但他們勸諫少年天子的上疏卻杳無音信。原來本就不喜歡通篇廢話文章奏疏的天子,根本懶得看他們寫的東西,更何況是勸他早起晚睡多學的內容,所以通通“留中”把它們扔在一邊束之高閣。

正德元年六月,雷震奉天殿及太廟、天壇,內閣幾個顧名大臣以此為由,領著群臣藉機再上疏:上天示警,皇帝宜下詔修省,驅走身邊八虎。

十六歲的少年天子當時犯了難,不理他們吧,這些人找的理由太嚴重。因此,他非常苦惱地說了違心的話:“我初登大位,諸事不熟,今後定當聞則改之!”

這些大臣從沒想過,他們把少年天子逼到自甘認錯的份,會有什麼好果子?

看少年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說過的話,就當風颳走一樣。所以,不死心的這些顧命大臣,索性在十月裡使出最後一招:罷工!

少年天子很聰明,正是因為他不糊塗,所以很快答應了罷工大臣的要求。

大明帝國要運轉下去,離開他們還真不行。所以少年天子話:“你們的心意我知道了,我立即把八虎從內宮趕走,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聽到少年天子的話,他們居然提出更高要求:這樣不行,必須把八虎殺了!

少年天子這次真的生氣了。看著平日裡與自己玩得甚是融洽的八虎,一個個抱頭痛哭,作為很講義氣很講交情的人。他傷心地想:外面這些人到底想要做什麼?如果把自己身邊聽話的人都殺了,我還找誰說話解悶。不行,這些人不能殺!既然你們不辦事,就讓他們辦吧!

一夜之間,內廷八虎各個都居要職,而外面要罷工的官員或貶或放,留下來的人看著無力迴天,只能順從少年天子,隨波逐流了。

也無怪少年天子會這樣,即使他再聰明,也還是處在一個好奇又頗講義氣的年齡,與其讓他留“存天理,滅人慾”的正統嚴肅的大臣,還不如存著朝夕相處聽話親密的太監夥伴。當大明與自己患得患失的時候,他絕不可能選擇大明的繁盛,而只能選擇自己的活法。

這就是正德天子當時的抉擇。而且從人性上講,他的選擇沒有錯。

正德天子任性而為,使他徹底解放,而且他在人生路上開始活出自己的特色。

看那些顧命大臣走後,再沒有人阻止自己,他一步步開始解禁。

他試著組建球隊踢蹴,接著去騎馬射箭狩獵,沒有人敢制止。

接著,少年天子收攏虎豹猛獸,建自己的娛樂中心,聽音樂、看舞蹈。敢管的人或貶或流,朝中存的大臣都不敢出頭再管。

由於皇后是母后促成的,他不喜歡她的呆板,就蓋豹房,把所有玩意都弄來,找自己喜歡的女人,從此皇宮他也不再多去了。後來,少年天子乾脆把自己的居所搬出內宮,去了外宮居住。再後來又出宮,甚至走出京師到邊關重鎮……

其實,少年天子並不是貪玩的主,相反,他很聰明。

他緊緊地抓著軍隊的指揮權,寧願皇帝不做,也自命大將軍。他指揮弱勢的明軍,在邊境與犯邊的蒙古小王子正面交鋒,指揮若定,親自騎著戰馬當先衝殺向敵軍,取得應州大捷。經此一役,蒙軍再不敢輕易出擊,他在軍中樹立了無上權威,讓各地邊鎮將軍俯聽命。

他喜歡武學,不只擁有強健的體魄,而且武藝高強,收羅了大批武林高手在身邊,防範突然生的事端,讓一些想怎麼樣他的人望而生畏。

他並非是不懂愛情,把溫柔端莊的皇后置於後宮而不理,實有他的苦衷。他努力尋找自己的愛情,所以在民間找到了劉妃,就把她寵上天。他最大的遺憾,是劉妃和幾個知音並不能給他留下骨肉。

他即使不在宮中,也一樣把朝中大事,透過自己的夥伴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他懂得抓大放小,許多事務很放心地交給手下和地方去辦,讓他們有重要事情告知一聲就行。只是這些人,沒有很好地報答他的信任,讓許多事情辦得面目全非,讓他承受世人非議。

少年天子眼光開闊,極想成就象太祖、成祖那樣的偉業,但他身邊缺了懂他的人,面前的人,不是他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因此,只能用身邊的太監。

“非奉詔不得入內!”這是他留給大臣的擋箭牌。不過,他有辦法知道外面生的一切事,因為有東廠和錦衣衛。

當親信劉瑾想專權的時候,他一句話滅了他的九族。雖然是他的朋友,為他辦事,但絕不能出格,一切都得按他的意思辦。他可以容忍貪汙腐敗,就是不能容忍謀不軌。否則,劉瑾就是榜樣。

誰又知道,少年天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身後有著不能說出的對手:母后。

母后和已逝的皇父是一對情深意重的夫妻,皇父終生只有母后一人,從未再立妃嬪,所以,只有他一個子嗣。雖然聽說母后後來又有個弟弟,未幾就夭折了。從小他很聽話,對母后也尊敬有加,事事依從。

就在他大婚後的一月後一天,他聽到母后與皇后的對話,心理開始崩塌。

那天他上朝接見朝臣,交待了幾件事就回宮了。少年心性,他揮手斥開跟隨的太監隨從,想給皇后一個驚喜,就悄悄進了寢宮,看見宮女在門口正要稟告,他用手指指了嘴唇,宮女沒敢動,看他輕手輕腳進了宮。或許是習武后身輕,並沒有讓皇后聽到腳步,而耳聰的他卻到皇后在裡面給母后說話。他聽了片刻後臉色變得陰沉,默默退出宮去。他交代宮女,讓她說自己沒有來過,否則滅她九族。

自此後,他開始留意,找親信收集資訊,最終證實了一個情況:他並非當今皇后親生,而是父皇寵幸的一個宮女。被謀算得天衣無縫的皇后抱養後,他的生母卻被人帶出宮外處死。父皇這些年之所以寵信皇后一人,就是因為她太過妒忌,許多被皇父寵幸的人,都被殺了。而仁慈的仁慈,不願讓無辜的人再受害,就沒有立妃嬪諸女。不過,聽說一個董姓女子,生了個女兒被東陽王置換,倘存人間。

正因為少年天子現,皇宮的許多人,都是母后親信。而皇后,也是母后安插在身邊的人。因此就有了他以後的許多荒誕之舉。

也正是這樣,他才逐漸的把朝中的權力緊緊地抓在手中。特別是手握軍權後,母后忌憚他的勢大,不敢輕舉妄動。而他之所以不回宮中,實則是擔心被人暗害。

少年天子的一系列作為,導致現在大明朝危機重重。

大明朝謹遵太祖遺訓,不設宰相一職,外廷的執行權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手。在六部與少年天子之間,隔著一個內閣。內閣的成員大多兼任著六部的尚書,是與天子見面最多的人。不過,天子常年在外,內閣的成員見不著皇上,早失去了為大明建功立業的興趣。或清談混個虛名,或拉幫結成立自己的團隊等,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很貪財,從外來的、屬下的、國家的錢中想辦法據為己有。

只有內閣中名列第二的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的吳安慶倒稍有作為,他還辦些於國於民的好事,因此特別耀眼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