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

耶律雄才清楚大宋現在的局勢,眼下雖說是劉太后垂簾聽政,但小皇帝早晚要親政。

在遼人的眼裡,趙禎只是年輕,但不是昏君,十分注重人才。

日後一旦親政,掌握了實權,多半會讓包拯來掌丞相之位。

這不是大遼想看到的結果。

一個七品縣官,膽略兼備,文武兼修,又是個硬骨頭,日後掌權的話,大遼很難在大宋討到便宜,更別說完成南下牧馬的意願。

畢竟大宋並不是真的弱,而是重文輕武的國策使然。

若雙方真的開戰,遼國未必能討到便宜。

遼國現在的戰略並不是軍事威懾,而是從大宋官員著手,扶持投降派,削弱主戰派。

待大宋君臣都變成軟骨頭,大宋不攻自破。

“耶律將軍無需恐嚇包拯,包拯也不是嚇大的。”

方才透過讀心術,包拯已經知道了答案。

實際,遼國根本沒安好心,因為每個陶罐裡都有一條毒蛇,根本沒有空壇。

而遼國的規定是,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而且還必須將手伸入陶罐內。

包拯不禁後背涼。

要是沒有讀心術傍身,全靠碰運氣的話,他不可能有贏的機會,還要白白送命。

“呵呵,契丹狗真他媽的奸詐!”

想到這裡,包拯忽然邪魅一笑,直接說道:“耶律將軍,包拯認輸!”

啊?

趙禎,呂夷簡以及百官都驚呆了。

就連垂簾後對包拯已經產生濃厚興趣的太后劉娥,也皺起了眉頭。

大宋人人都指望包拯能力挽狂瀾,替大宋找回尊嚴。

誰也沒有想到,包拯竟在這個節骨眼直接認輸。

一抹失望和氣餒之色瞬間寫在趙禎和呂夷簡臉,暗暗長嘆。

反觀遼國使團,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耶律雄才哈哈大笑道:“本將軍還道包知縣膽識過人,想不到也如此膿包!”

包拯面不改色,搖了搖頭,道:“耶律將軍不用高興得太早,包拯認輸之前,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

“請耶律將軍找出空壇!”

大宋這邊均不知情由,見包拯提出這種要求,簡直就是自取其辱。

遼人自己出的題目,難道還不知答案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