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大理寺斷案日常 第75節

姚徵蘭:“……我是大理評事姚曄, 前來複審望月庵殺人案。你是清河縣仵作?”

仵作略微回神, 半信半疑地上前行禮,道:“正是。”

“你隨我進來。”姚徵蘭轉身回到停屍房中。

仵作跟著她來到房中那張白布被掀開的停屍臺前, 臺上是一具沒有頭顱且在水裡浸泡了至少三天的碎屍。因為在水中浸泡時間過久, 屍體的面板嚴重腫脹皺縮,一些部位可能因為打撈的關係,面板已經像衣服一般從軀幹上剝脫下來。

就是這樣一具連仵作這樣經常接觸屍體的人第一眼看到都忍不住胃裡反酸的屍體, 那膚白貌美的大理評事站在旁邊卻是一臉平靜。

“這具屍體的右手呢?”姚徵蘭問仵作。

仵作道:“回大人,沒撈到屍體的右手。”

姚徵蘭微微皺眉, 道:“縣令給我的卷宗上只寫了沒有撈到死者的頭顱。”

仵作斟酌著道:“那許是大人覺著少了一隻右手也無關緊要吧。”

姚徵蘭看著那條被從肩膀下面斬斷, 但完好無損的左臂, 再看看從小臂中斷被砍斷的右臂,若有所思。

“大人, 您要是沒什麼事的話,我們外頭說話?”仵作見她半晌不說話,小心翼翼地提議道。

姚徵蘭醒過神來,問:“為何?”

“大人您不覺著,這裡頭味道有些嗆鼻?”

“你身為仵作,時至今日還不習慣這味道嗎?”姚徵蘭問。

仵作賠笑道:“小人自是聞慣了,是怕燻著大人您。”

姚徵蘭道:“我無事。”她來到屍體肩頸處, 指著被砍斷的脖頸問仵作:“你能看出分屍之人大概砍了幾下砍斷的這脖子麼?”

仵作道:“一下。”

“就一下?你確定?”姚徵蘭問。

仵作走到她身邊, 指著脖頸的斷面對姚徵蘭道:“大人請看, 這斷口,從上到下, 不管是皮肉還是骨頭,都沒有凸出來或是縮排去的地方。若是兇手砍了兩刀及以上,斷口絕不可能這般平整,必定會在骨骼或皮肉上留下砍第二刀或者第三刀的痕跡。大人請看這裡。”

姚徵蘭隨著他的指引去看屍體大腿處斷口。

“這條腿,兇手砍了三斧子才砍斷,大人您看斷口處骨頭上的砍痕。”

姚徵蘭細細一看,看到骨頭上留下了兩道參差不齊的砍痕,道:“果然。”

仵作見她認同自己的觀點,一時有些得意,賣弄道:“其實就從屍塊的斷面來看,我還真不相信兇手會是個女子。畢竟這些屍塊除了腰部以外,其它部位都是一兩斧子就砍斷的,連最堅硬的大腿骨,三斧子也就給砍斷了。小人自忖自己身為男子都不一定能做得到,那名女尼力氣可是真夠大的。”

“這些話你同你們縣令卞大人說過沒有?”姚徵蘭問他。

仵作搖頭:“不曾說過。”

“為何不說?”

“那女尼是主動投案,殺人的兇器,分屍的斧子,案發經過,拋屍何處說得一清二楚的,不是真兇怎會知道這些?我這時候就因為屍塊斷口過於整齊去跟縣令大人說那女子可能不是真兇,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姚徵蘭本想說他幾句,身為仵作,就該如實向上官反應屍體的情況,怎可因為怕得罪上官就選擇瞞而不報?不過看這仵作四十多歲的年紀,大約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養家不易,在有旁的證據證明沒有抓錯兇手的情況下選擇利己做法,也無可厚非。

非是親身經歷,莫覺他人容易。

因為屍體面板被泡得腫脹皺褶不堪,除了分屍的斷口外基本上不可能從屍體表面再看出什麼線索了,姚徵蘭出了停屍房。

望月庵殺人案的卷宗她昨晚連夜看完了,表面上看,這是一樁斷得十分順利的殺人案。兇手主動投案,兇器屍體都找到了,案發經過也交代得十分清晰,縱觀下來,沒找到屍體的頭顱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瑕疵。

但姚徵蘭有一點不解。

從口供上看,案發那日,女尼明慧去後山採菌子,碰上不苦師太,兩人發生口角明慧在衝動之下將不苦師太殺害。而後回到庵中,從柴房拿了斧子再次返回後山,將不苦師太分屍後,分八次將碎屍運到山下拋入湖中。

令姚徵蘭感到不解的就是,既然明慧能在後山從容地分屍,往返山下八次拋屍都沒被人發現,證明她殺人之處是個極隱蔽的地方。那麼,她為何要大費周章地分屍和拋屍?難道分屍和拋屍比找把鐵鍬挖個坑將不苦師太的屍體埋了更為便捷?

她出了縣衙,蕭曠迎上來道:“姚評事,驛站已備好早飯,大人回去吃點吧。”

姚徵蘭點點頭,道:“你待會兒派個人來縣衙,向縣令討一個去過案發現場和湖邊的衙役,用過早飯後隨我們一起去山裡走訪一番。”

蕭曠領命。

姚徵蘭吃過早飯從驛站出來,從清河縣衙調來的衙役已經在外頭等著了。一行上了馬在衙役的帶領下直奔城北而去。

這望月庵就建在清河縣城以北的望月山上,據衙役說,這是個小庵,庵裡總共就十幾位女尼,香火不盛。尼姑們在山上開荒種田自給自足,偶爾下山化化緣賣賣平安符八卦鏡之類的。要不是出了這樁命案,縣城裡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山上有這麼個尼姑庵。

花了小半個時辰來到望月山下,姚徵蘭問那衙役:“拋屍的閉口湖在哪裡?”

“大人請隨我來。”衙役帶著姚徵蘭繞到望月山後面,一個湖邊長滿枯敗葦草、大體上呈圓形的閉口湖出現在姚徵蘭面前。

“案犯的拋屍之處,是在哪裡?”繞著湖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一會兒,姚徵蘭問道。

“就在樹下。”衙役指著前面不遠處長在湖邊的一棵樹道。

姚徵蘭走到樹下,發現這塊地勢比旁邊要高,站在樹下可以看到整個湖面。

“確實是個拋屍入水的好地方,那你們撈起屍塊,是在什麼地方?”姚徵蘭又問。

衙役指著右前方大概一丈開外的水面道:“胸腹大腿臀部大約是在那裡撈起的,胳臂小腿要更遠些,大約兩丈開外的樣子。”

“你沒記錯?”

“不能記錯,當時撈屍塊的時候,船就橫在這裡,在船中段撈起的胸腹腿臀,在船頭的位置撈起的胳膊小腿。”衙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