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92揣摩聖意

“三大殿改名,有這個必要嗎?”

不過這會兒,裕王確實不解的看向他們,希望能夠有一個答桉。

殷士譫想想答道:“殿下,三大殿自建成後屢遭天火所焚.....”

只是開了個頭,他就說不下去了,實在是這奉天殿走水的次數太多。

若是在平日裡談論,他還不覺得,可是看了高拱送來的條子,上面說的嘉靖皇帝的話,他心裡也是忍不住滴咕此事。

雖然話沒說明白,可是裕王還是聽懂了,想想也是。

永樂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剛遷都至北京,第二年就生大火,燒光新建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座大殿。

不過,由於當時的科學技術並不達,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天譴”,是上天對朱棣擅奪皇位的報應。

於是,朝野上要求還都南京的呼聲開始高漲,只不過朱棣頂住了來自各方的壓力,拒不遷都,而在三年之後,他病逝於第五次北征的路上,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在此期間,因為朝野議論紛紛,出於對“天譴”的恐懼和連年征戰對國庫的消耗,朱棣在他人生最後三年並沒有著手重建三大殿。

朱棣死後,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繼位,三大殿依舊是一堆廢墟。

此時擺在朱高熾面前的問題很明確,三大殿還修嗎?

這個問題從表面看是一個工程修復問題,背後卻隱藏著國都之爭,重建三大殿,意味著繼續定都北京,相反,則預示著皇帝將會還都南京。

雖然做皇帝是個新手,但朱高熾一直以太子身份監國,因此他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

經過考慮,他決定不重建三大殿而是決定迴鑾南京,也就是放棄朱棣的方針還都南京,他先令駙馬都尉沐昕掌管南京後軍都督府,又令太監王桂和鄭和領官軍鎮守南京,還把太子朱瞻基派往南京,下令修葺南京宮殿。

只不過,在最後一步下詔還都前,鐵了心要回南京的明仁宗卻突然駕崩。

朱高熾駕崩後,即位的是明宣宗朱瞻基,他想遵從父親的遺願遷回舊都,但是南京頻繁的地震給這位新皇帝留下的印象實在太過深刻。

史載,宣德元年到宣德八年,南京地震三十五次,北京地震五次。

因此,南京密集的地震,使得明朝還都南京的工作被打斷,直到朱瞻基駕崩,都仍在北京。

而這一切,到了正統年間,明英宗朱祁鎮正式下詔以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至此明朝都城的問題終於解決了,到正統六年,永樂朝被燒的三大殿才終於重建完畢。

只不過在正統十四年時,新建的三大殿再次被雷擊起火,好在當時大雨傾盆沒有讓大殿被付之一炬,工部的工匠加班加點又進行了修復。

其後,三大殿也多次生類似雷擊起火,只不過都被及時控制沒有造成多大後果,朝野裡對此一直都頗多非議,只是因為正統年間正式下詔而不敢公開議論。

只是嘉靖三十六年一場大火再次徹底焚燬三大殿,此時嘉靖皇帝說的這些話,貌似也不是無稽之談。

“正甫是覺得,父皇是對的。”

裕王問道。

“臣不敢罔議陛下,不過,或許,改改名字也是好的。”

殷士譫也說不清楚對還是不對,不過三大殿改個名,貌似也不是多大的事兒,他也不是那些讀書讀迂腐之人。

只是侷限於時代,在看到嘉靖皇帝的理由後,他也想不出反駁的理由。

“其實,肅卿兄都已經認可了此事,我們也沒必要糾結吧。”

這時候魏廣德開口道。

“可是肅卿也說了,他總感覺此事背後,陛下應該還有深意。”

殷士譫開口道。

這其實才是裕王想要知道的,別看他似乎已經被嘉靖皇帝定位繼承人,可是畢竟沒有被封太子,心裡依舊不踏實。

所以,他或許想要在思想上和嘉靖皇帝保持一致,這樣才不會惡了皇帝。

裕王看看魏廣德,又看看張居正,這兩人是父皇最器重之人,從重錄大典詔書裡就可以看出來,所以他很希望他們能看出點什麼。

面對裕王的目光,張居正輕輕搖頭,意思很明確,他也不知道高拱所說的深意。

而魏廣德此時只是低頭,似乎還在沉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