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丞相夫人是首富(穿書) 第51節

紀明雙:“???”

紀明喜設身處地想了想,頓時心中多了幾分愧疚之情。

這妹夫出生便沒了生母,那吳大人雖然是個好官,但一定事務繁忙,也顧及不到家裡長子。妹夫在這樣的境地長大,故而才養成了如今這幅畏畏縮縮的模樣罷?畢竟繼母定不如生母,在繼母手下討生活,相當於寄人籬下了。

紀明喜對著旁邊的紀雲汐道:“雲娘,還是你看人準。在這上面,我也要多和你學,不能以貌取人。說來慚愧,我原先覺得惟安不是個好的夫婿人選,心裡著實不同意這門親事。可現下聽明焱這般說,我才知道惟安心性如此之堅。”

紀雲汐從坐下開始就沒開口說過話,因為她在研究如何經營古代的賭坊。

她之前從未了解過這個行業,所以一切都是全新的,都需要學。

聽到兄長這般說,她才抬起頭:“兄長謬讚了,安郎他沒六哥說得那般好。”

紀雲汐說的是實話。

吳惟安準備春闈期間,睡眠充足,而且睡眠質量應該也很好,吃的喝的更是奢侈,所以都有些營養過剩。她看他面板又更白嫩了一些,本就高的個子,似乎又高了那麼一點。

畢竟算起來,吳惟安也就比她年長兩歲,不過十七而已,還是能長高的。

但聽在幾位哥哥的耳裡,紀雲汐這話完全就是謙虛。

紀雲汐輕輕挑眉,知道他們誤會了,但也懶得解釋。

算了,她說的話,很多時候都是真的,但很多時候也都沒人信。

就像她之前說吳惟安挺好,他們不信。她現在說吳惟安沒他們想的那麼好,他們也不信。

幾人又說了幾句,忽而紀明喜的僕從神情凝重地快步走了進來:“侯爺,聖上請您即刻入宮!”

-

紀明喜到御書房時,裡頭已經有不少人了。

太子,御史大人馮其石,還有他吏部旗下的侍郎、郎中、員外郎幾人,及翰林院幾位很有聲望的大學士,甚至大理寺和刑部的大人們也在。

皇帝坐在上方,面容溫和,看到紀明喜進來,語氣還含著幾分笑:“明喜來了。”

他轉向馮其石,道:“明喜估摸著還不知道這事,你說給他聽聽,也聽聽明喜怎麼解釋。”

紀明喜看到這滿書房的人,其實心裡大概就猜到了怎麼一回事。

但他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給皇帝、太子見了禮,最後看向馮其石。

馮其石一臉他也不想這樣,但職位在身不得不說的樣子:“紀大人,我知你為人,知道你斷然不會這般做。可我是御史,監督百官、整肅綱紀是我之職,接下來說的話,還請紀大人勿要怪罪。”

紀明喜朝馮其石道:“馮大人,不妨直言。”

馮其石朝著皇帝和太子作揖:“聖上,太子殿下,今日午時,臣收到多人密報,說紀大人涉嫌春闈洩題。”

皇帝低頭聽著沒說話,手裡還拿著本奏摺。

他雖已經上了年齡,但看出年輕時容貌也不差,而且他氣質柔和,若不是坐在那龍椅之上,怕是沒人會覺得他居然是當今聖上。

在紀明喜旁邊站著的太子長著張娃娃臉,身形微胖。他看父皇沒開口,便代為問道:“此事可有證據?”

馮其石忙道:“稟太子,此事確實沒有證據。臣本不該將這事稟聖上,可臣收到的密報實在太多了,這春闈榜剛剛公佈沒幾個時辰,臣已經收到了兩百多封密報信,懷疑紀大人依職務之便,將試題洩給吳齊大人家的大公子。依臣之見,這密報信皆出自書生之手,臣怕此事不重視不徹查的話,會引得書生不滿,對我大瑜朝名聲不利啊。”

書生這個群體,一向都不太能招惹。

因為他們有筆,能寫詩能作賦,能把死的說成活的。而且一不小心,這些詩詞流傳下去,便遺臭萬年啊。

太子明白這個道理,可他相信紀明喜:“父皇,馮大人說的確實有理,但明喜不會做這事。”

皇帝抬起頭來:“朕和太子想的一樣,明喜是朕從小看到大的,他的品性如何,朕最為了解。不過,馮愛卿說的對,既是書生們對結果有疑慮,就得為他們解除疑慮。眾位愛卿,可有法子?”

皇帝此言一出,御書房裡的各位大人們便開始議論了起來。

而處於事件中心的紀明喜,非常佛系地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也不為自己辯解。

在場所有人也習慣了紀明喜的處事風格,他這種場合,一般都不會說話的。

只有大家問到他,他才會說。而且說了一般相當於沒說。

大家基本都能猜到紀明喜會說什麼——都行、皆可諸如此類。

而太子不一樣。

太子做事向來認真,凡事都要弄個明白。就說去年年底那好心人掃了上京城大半巷道的事情,太子現在還隔三差五去問那京兆尹府,好心人找到沒呢。弄得現在京兆尹府大人遠遠看見太子就想避開。

更不用說此事關係到他最好的朋友,太子那是相當關心,和幾位大人吵紅了臉,一副護崽的模樣。

而他護著的紀明喜,就站在他旁邊,事不關己地聽著。

只是偶爾有那麼一兩回,視線總是會落在皇帝手邊的茶盞上,然後他又會收回。

最終,還是刑部的大人想出了個好方法:“稟聖上,太子,據臣所知,蔣公前不久從裡豐來了上京城,目前還在城中。”

皇帝:“蔣公來了?此事朕怎麼都不知道?”

刑部大人道:“蔣公最為心愛的大弟子前些年得了重疾,還好治癒了,一直在城中休養。蔣公說是想這大弟子了,一時興起便來了上京城。只是蔣公低調,誰都沒提。這事還是臣家裡小兒提起,臣才知曉的。”

刑部大人家的小兒子,是蔣公大弟子的學生。

這蔣公如今八十有八,德高望重,學問極深,是天下書生最為敬佩的老先生。

不止如此,他還是先帝爺的老師,先帝崩後,蔣公便辭了官,回了裡豐開私塾。

說起來,當今聖上的太傅,也是蔣公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