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登鳳凰山

百姓們渾身溼噠噠,冷的顫顫,卻也捨不得這等了幾個月才等來的雨水,哪怕鹹一點,也沒發現什麼不對勁。

子受昂著首,挺著胸,雄赳赳氣昂昂走下祭壇,雖然有些波折,但總算成事了。

有百姓從尤渾那兒搶走石碑,想供奉在家中,還祭什麼天啊,直接祭紂王啊!

然後,眾人竟爭搶起石碑,最後梅伯以邊緣宗室的身份出面調停,百姓們才稍稍安靜,決定建一個生祠,將石碑供奉起來。

車架離開時,甚至還有百姓自發相送三十里。

子受愧不敢當,決定等海雨事發之後,稍稍彌補一下,讓地方官員協助遷居。

雖然久旱無雨同樣會讓百姓遷離灌江口,但至少還有盼頭,盼著哪天下雨氣候正常,就好了,畢竟百姓不像子受一樣知道這是天帝的報復性行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就算連著乾旱幾年,天上也才過了幾天,天帝哪能平復心中怒火。

可海雨一下,影響到田地,一旦變成鹽鹼地,糧食都種不出,就徹底沒了盼頭。

幫助百姓遷徙,也阻止不了怨言,罵肯定還會罵,故土難離,古人若非實在迫不得已,絕不會離開家鄉。

稍稍彌補,適當減輕民怨,子受心裡好受一些,防止造反暴動,對昏君大業也有好處。

……

鳳凰山到了,箕子在山腳下迎駕。

“聽聞大王將至,山腳下的居民居然在為大王歌功頌德,口稱大王聖明!他們說大王像太陽,太陽照到他們身上,就驅散了嚴冬,驅散了疾病,讓他們耕有田,住有宅,皆是沐浴恩德!”

真是會說話,上個說自己是太陽的夏桀已經亡國了。

箕子聽聞紂王在灌江口降下雨水,百姓三十里相送,便起了心思。

送是送不了了,我帶著人往十里外相迎總可以吧!

紂王是聖王,祈雨這種事,只有成湯先祖成功過,箕子盡最大努力,將一切佈置得完美,這真是天命啊!

休息一夜後,子受便乘駕上山。

箕子先行四個月中,除了安排沿路的住宿,最重要的任務便是搜山。

在鳳凰山中清理出一條適合行走的道路,並將野獸驅趕,保證安全。

鳳凰山是座高山,子受坐在新制的車輦上,很是安逸。

近衛們流扛著,行在最前方,就跟上輩子坐登山纜車一樣輕鬆,還能看看周圍山景,如果妲己在身邊,那就更美妙了。

只是苦了臣子們,不管是老是少,是胖是瘦,都得靠兩條腿走。

聞仲、梅伯、商容等三朝老臣都是年過六旬的年紀,卻仍強自拄著杖,慢步行著。

目睹君王祭祖,他們也與有榮焉,關鍵的是,這次祭祖是一個向諸侯釋放的善意訊號,他們必須到場,以表鄭重。

這群大商忠臣們都知道,不能再激化紂王與諸侯貴族之間的矛盾,哪怕步履蹣跚,爬也要爬上去。

半山腰,稍作停息。

子受已經下了坐輦,負手打量著鳳凰山上下景緻,面容嚴肅。

很快了,一路上過去了差不多一個月,現在九月,剩下的三個月裡,強行封禪的事情足夠傳到各地。

諸侯必然心生不滿,區區紂王也敢稱功蓋三皇五帝?

成湯祈來了雨,平了夏桀,都不敢這麼說。

此刻起了些霧氣,瀰漫山間就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

山林中俱是古木喬松,路徑深幽,杳然難覓。

碧瓦雕簷,金釘朱戶,一處隱於山間的宮闕中,一女子身穿大紅白鶴降綃衣,雙目猶似一泓清水,朱唇皓齒輕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