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章 封王亂國

乍看之下,十一個王號封的很沒有邏輯,一開始雖然先封了四方諸侯,但再往下走,獲封為王的諸侯實力參差不齊。

許多實力強大的諸侯都落跑了,比如越侯。

這手筆簡直就像昏君的隨性而為。

事出反常必有妖,紂王一代明君,會隨便瞎封王嗎?

不可能!

崇侯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果然,另有深意!

首先,紂王封禪稱帝了。

雖然因為順口的原因,大部分人仍稱紂王為紂王,可紂王早在三年前,就已經自封始皇帝。

哪怕很少有人提,但紂王也是始皇帝,始皇帝明顯比王高出一級。

這樣一來,就不存在什麼諸侯王與紂王平起平坐,什麼四鎮諸侯獲得王號之後與商王同等之類的說法。

其次,諸侯有野心,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人人都有野心,人人都不想從屬於他人,這就是不按諸侯實力封王的原因所在。

鄭王性格怯懦,其接壤的濮侯性格則很強勢。

伯夷在修路之後,兩家道路通順,三不支還會互相宴請,關係融洽。

鄭王有了王號,一下子就拉開了兩人的地位差距。

宴飲誰主誰次?是按照諸侯見諸侯的禮節來相交,還是按諸侯與王之間的禮節來相交?

如此一來,兩家絕不可能繼續保持親密關係,無形間分化了諸侯。

再看吳王。

有了王號之後,他會甘於平庸嗎?

哪怕甘於平庸,他也得顧及到別人的看法,你堂堂吳王,就這點水平?旁邊的越侯都比你強,你好意思嗎?

吳王領地地處偏僻,接壤的地方只有越地,想擴張很難。

他不敢對實力更強胳膊更粗的越侯動武,那麼只能對南方的百越出手了。

以往吳王可是和越人有勾結的!

無形之中,分化了邊疆諸侯與外族的關係!

接著便是特意針對的四方諸侯。

西岐一地二王讓崇侯虎有些琢磨不透,但他卻是看明白了紂王封鄂崇禹為楚王的意思。

以前有王號的諸侯,例如平靈王,全都只有三流諸侯的水平,平靈王算是裡頭混的最好的一個。

平靈王雖然造反失敗,但攜郡守以令諸侯的計策給了許多人啟發,想擴充勢力,缺的就是一個名義。

還是諸侯的時候,大家和和氣氣,名義地位一樣的,可成了楚王,拳頭又大,隨便整個不尊敬楚王的由頭,就能出兵打一架。

目標放在哪兒?

當然是其他更弱小的諸侯了啊!

畢竟鄂崇禹已經從諸侯上升到擁有高度自主權的吳王了!

鄂崇禹的野心不像姬昌那麼明顯,但崇侯虎知道,紂王與諸侯貴族天生站在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