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章 各方反應

“京城其實就那樣,到處都人擠人的!空氣也不好,感覺還是咱們這兒待著舒服!”自從回來之後,呂丘建父母家中就成了廠裡退休職工們的聚會中心,沒到吃完飯就一群人湊到他家客廳,聽他倆講京城的事兒。

幸好現在的房子夠大,也還招呼的過來,這不今天又湊到一起一邊看電視一邊嗑著瓜子聊起天來。

“要是能讓我有個京城戶口,就算住地下室也願意啊!到時候孩子讀書考大學可就不用再費這麼大功夫了!不過你家丘建將來肯定是能留在京城。”三嬸子一邊說著一邊去拉自己的男人,“柱子,你說是不是?柱子……你倒是說句話!”

見自己的男人半天沒有回應,只是死死地盯著電視,三嬸子有些生氣了,一把就揪住他的耳朵,“《整點新聞》有什麼好看的!你還真把自己當國家領導人了!”

“哎呦!”柱子這才從震驚中醒來,一巴掌開啟老婆的手,顧不得去揉被揪的生疼的耳朵,指著電視大叫道,“快看電視,上面那個人好像就是丘建!”

“啊!”話音剛落,眾人就唰啦一聲圍了過去,這時候新聞正好進入正文,“今天中午十點,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城群眾大會堂順利召開,XXX、XXX等領導人出席會議併為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劉東生院士和王永志院士,以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陳均遠、侯先光、舒德干及呂丘建等獲獎者頒獎……”

“真的是丘建啊!”此時畫面正好放到最高領導人和呂丘建握手的場景,身為老牌國企員工,國家領導人在他們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廠裡的老書記回憶了半天才說道,“咱們廠從建成到現在,來的最高領導就是個委員吧?現在丘建都能讓最高領導給他頒獎了!”

在場的十多號人沒有一個聽他說話。都屏聲靜氣的聽著電視裡播音員的聲音,“呂丘建博士現就讀於京師大學,曾獲得米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他與去年破解了困擾國際數學界近百年的龐加萊猜想。在國際數學界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同時呂丘建博士也是本次大會所有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他以21歲的年紀創造了華國科技獎勵大會的記錄……這是華國科學發展的……”

一直到這條新聞結束後五分鐘。眾人才漸漸從震驚中醒來,往日裡就聽說老呂家孩子學習好,可好到什麼程度他們全無概念,直到今天才依稀明白這孩子竟然做出了這麼了不起的事情!

還沒等眾人向呂丘建的父母道賀,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突然響起;呂丘建的父親開門一看,再次大吃一驚,來人不是天天在市電視臺露面的本市書記麼!

“您就是呂丘建博士的父親吧!呂博士這次可是為咱們市乃至全省都……”書記大人立刻親熱的握住了呂丘建父親的手,同時接著握手的機會擠進房間。露出了身後的攝像機,一邊向呂丘建的父親道賀,一邊在心中不停咒罵糟糕的路況,他本打算和呂丘建的父母一起收看新聞,結果因為馬路上的一個小坑耽誤了行程,心裡那叫一個鬱悶。

屋裡的左鄰右里們見狀悄悄退去,只留下他的父母受著書記大人不間斷的語言轟炸;接下來幾天他們都沒怎麼安生,一撥又一撥道賀的官員折騰的他倆不勝其煩,一度生出去京城找兒子的計劃來。

呵呵,這下看他們還怎麼說!張教授看到電視上呂丘建的身影時也是面露喜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從56年起到現在一共也只頒發了二十八個!而現在呂丘建就拿到了其中的一個,這可是足以在華國科技史上留名的成就啊!

一想到這項成就是由自己門下的弟子完成,張教授頓時笑得快合不攏嘴了;只可惜這孩子在京師大學的時間只剩下最後一個學期了。現在他唯有把希望寄託在那篇畢業論文上,但願呂丘建能夠拿出和他水平相匹配的成果。

不過基金會現在是京師大學數學系在幫忙運作,第一期的期刊已經發出,想必日後還少不了有和呂丘建打交道的機會,他這才把心放回到肚子裡。

在網路上,呂丘建三個字再次成為搜尋的熱點;二十一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獲得者!這兩個詞連起來引發了巨大的轟動。人們總是渴望天才的,一時間呂丘建在網上的風頭比那兩位最高獎的獲得者還要強勁。

呂丘建的資料被大能的網友們拔了個底掉,從他小學到中學的成績單,到大學校友的評價。再到普林斯頓留學期間的經歷一一被網友們人肉出來;無論是在杜克校園裡的那番舉動,還是在龐加萊報告會上的揮斥方遒。都讓網友們本已澎湃的熱情更加高漲。

“哎,和他現在的牛逼成績想必。奧運會算個毛線啊!”終於有人明白呂丘建為什麼會放棄NBA和參加奧運會的機會了!

“咦,這個人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好像是春晚上吧?”很快人肉的進度有些超出眾人的想象了,連呂丘建帶著夏曉和他父母一起參加春晚的截圖都被人翻了出來。

靠靠靠,還有沒有天理了!學習好也就罷了!籃球打得好我們也忍了!連找個女朋友都這麼漂亮!還讓不讓我們這些凡人活了!

一時間夏曉的個人情況也被人扒了出來,連帶著刊登由她漫畫的雜誌銷量都一連翻了好幾番。

遇到這種情況,各大媒體那還坐得住;頒獎大會剛一結束,採訪呂丘建的申請就像雪片一樣飛向京師大學;從以前的老朋友朝廷臺、青年報到各大網媒,就連得罪了呂丘建和京師大學的《新華北報》也厚顏無恥的派來了新記者。

可就當學校宣傳部的張部長喜滋滋的拿著這一大堆採訪申請,琢磨著要怎麼才能利用好這次機會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好像找不到呂丘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