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魔法始記 第14節

在發現這兩本書沒有其他能讓自己獲得關於這個文明和浮空城的資訊之後,勒斯在第五次進入時開始了修煉魔法的嘗試。

奈瑟爾魔法文明的理論基礎是一種叫魔素的東西。

它是驅動魔法的唯一能量。

據《冥想啟蒙》上記載,魔素普遍存在於奈瑟爾文明所處的世界,在空氣中無處不在,還富集於一些特定的礦石或者地脈。

奈瑟爾文明的人類,有部分頭腦聰明、思維敏捷的人可以透過冥想法來感知並收集這種能量,將之存放在自己的身體之中。

他們將這些人能夠感知魔素的原因歸結於靈魂的強大,勒斯對此理解為精神力強大的人。

這些靈魂強大的人把魔素聚集於體內,透過精神力來調動體內的魔素,將其排列成特定的形狀,構成由一個或多個魔素核心為基礎、互相連線大量由精神力構成通道的模型,這種模型可以吸引遊離在空氣中的魔素,最後形成魔法。

勒斯做了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沙子裡有堆鐵釘,如果一個個去找肯定很麻煩。

那我先找到一個鐵釘,通電讓它磁化,之後放在那堆沙子上面,把別的鐵釘吸出來,而魔素就是鐵釘,把由鐵釘構成的鐵釘球扔出去,就是最基礎的魔法球,控制吸過來的鐵釘將針尖全部朝外,就是威力更大的武器。

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奈瑟爾文明發展出了繁榮的魔法體系,浮空城就是他們的最高傑作。

在勒斯看來,奈瑟爾文明的魔法體系其實跟自己想象中的魔法很接近。

這群魔法師不念咒語、不做手勢、不祈求所謂的神明,他們只是單純的憑藉精神力與魔素之間存在的基礎聯絡,從而運用它罷了。

說到底,魔法其實只是一種能量的運用,只不過涉及了人的靈魂潛力而已。

像什麼釋放魔法時還要念咒語、擺手勢,說給誰聽的、做給誰看的?你的魔法還是由自己釋放的嗎?如果有一天冥冥中的未知存在或者規則不再響應你的呼喚,是不是就成啞炮了。

前世勒斯也看過一些小說,對於‘魔網理論’下的魔法,沒得選時自然還是要學的,但這種寄人籬下的超凡體系,有得選時還是要慎重。

奈瑟爾文明的魔法體系則是隻需要基於魔素,而據他們所說,魔素很可能是廣泛存在於混沌之中。

浮空城的天空逐漸昏暗下來,天空中同時懸掛起了兩輪明月,一南一北掛在夜空中。

圖書館內,勒斯躺在幾張小桌拼湊而成的木板床上,手腳四仰八叉,似乎在愜意的熟睡。

但他當然不是在睡覺。

奈瑟爾文明的《冥想啟蒙》中記載,如果想要收集魔素,就要先感應到魔素的存在。

如何感應?

集中精神。

如何集中精神?

首先就要排除雜念,心中放空,除了集中精神以外的大腦思考活動都要捨棄。

這個時候如果你要是處於盤坐狀態,那麼很有可能因為長時間的久坐勞累導致大腦不斷接收到身體傳來的痠痛訊號,打破好不容易靜下來的心鏡。

所以《冥想啟蒙》中推薦新手在安靜的房間中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進行初期冥想。

勒斯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反正他感覺躺著最舒服。

此時在勒斯的腦海中,在他自己意識的視角下所見的,是一個個幽藍色的、持續進行不規則運動的光點,它的名字就是魔素。

這是他第一次在意識中看到魔素的存在,結果他剛有這個想法,注意力不集中,光點就全都消失了……

氣得他直接坐了起來。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能感應到一次,之後的事情就相對簡單些了。

氣惱之後,勒斯的心中則是巨大的欣喜。

騎士之路他在從軍四年中父親送來的大量肉類供應中證明是走不通了,但魔法的力量只與精神有關,他認為融合部分原主記憶的自己在這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

果然,他成功了。

雖然《冥想啟蒙》上沒有記載史上最快感應魔素存在這種不符合教學邏輯的事情,但他覺得自己應該比部分奈瑟爾文明的人要強點。

每次做夢的時間基本是十二個小時左右,而他在第四次進入時發現圖書館和《冥想啟蒙》,第五次進入開始嘗試修煉,如今才練了不到六十個小時,顯然比《冥想啟蒙》上勵志小故事的主角要強太多。

第14章 偷窺

從夢中醒來,勒斯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

昨晚喝了不少酒,再加上從浮空城夢境第一次出現後精神就開始不振,導致他的額頭有點不適。

但他沒管這些,而是放空了心神,準備進入冥想狀態。

大概半個小時後。

勒斯突然從床上坐起,用力揮了一下拳頭。

“真的存在魔素!不是夢!”

就在剛才,他床上進入冥想,企圖感知現實中是否存在魔素,自己的夢是不是因為對穿越後不能獲得超凡力量的不甘和遺憾,導致潛意識虛構出的純粹夢境。

畢竟人們做的很多不可思議的夢,其實都是由潛意識構造的。

它甚至比人的自主意識更具有想象力,而且畢竟是自己的意識,構建一個不會被自己懷疑合理性的夢境很簡單。

勒斯不願意相信自己對金手指的渴望已經到了這種病態的地步,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實際上已經有了精神問題。